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20日

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黄平县上塘镇中心小学 王芳芳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教育教学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依托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仅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美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美术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体现美术学科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新课程改革以后,教育部门提倡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此培养学生养成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和愿望,提升学生美术素养,无论对学生个人的学习与发展还是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改革优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释放学生好奇心理

众所周知,小学生对任何未知和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了解学生这一特性后,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和释放出学生的好奇心理,刺激学生自主探究新鲜事物的求知心理,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例如,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往往缺乏探索美术元素的意识,依托美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更成了纸上谈兵。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在江西版三年级上册美术《剪花边》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若干个不同形状的亲自剪的花边模型,学生对剪花边的方法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便纷纷动手研究剪花边的方法。在挑战与不断的尝试下,学生剪出了不同形状的花边,不仅满足了学生好奇心理,也通过创新型花边的创作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想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便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关注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为观察能力是小学生创新能力的辅助,学生在观察美术元素的过程中往往能有感而发,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不仅丰富了小学美术内容,也开启了培养与提升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大门。

例如,在学习《神奇的大树》这节课的内容时,笔者摒弃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公园中,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更为真切地观察不同类型的大树。在观察大树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大部分大树树干上都有大小不同的“伤疤”,因此在画大树的过程中应该将其表现出来,才能让大树显得更加真实,更富有生命气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也能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让学生“突发奇想”,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3.发挥学生想象能力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人;没有想象,就没有画家;没有想象,就没有丰富多彩的世界。因此,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是提升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旦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也便成了顺水渠成之事。

例如,在学习《秋冬的色彩》这节课的内容时,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了三个学习小组,然后引导并鼓励每组成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绘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冬画面。有的学生所画的秋冬作品以冷色调为主,干净整洁的油柏路上有尚未融化的寒霜,油柏路两侧光秃秃的白杨树整齐且严肃地“站立”在两侧,似乎在告诉人们冬天来了。不同小组学生想象出了不同画面,并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心目中的秋冬景象,这也是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

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当今美术教师需要关注的主要课题之一。除了上述三点策略外,教师应该在了解小学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实际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创新型教学方法,才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教学效果。

--> 2022-11-20 1 1 黔东南日报 c202973.html 1 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