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县寨蒿镇太平幼儿园 吴琴艳
农村幼儿园教学改革需要合理开发农村自然资源,以幼儿兴趣作为出发点,基于幼儿创造属性,激发其自我能力。建构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利用各种游戏材料来进行建筑的构造,通过拼接、垒高、排列等方式来搭建游戏材料,反映现实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在农村游戏活动之中,也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合作动手能力。
一、农村资源开发,生活游戏教学
在建构游戏开展过程之中,教师应当从生活中的灵感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来组织建构游戏,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准备游戏内容与游戏材料,才会让学生的活动更加丰富。在农村游戏开发过程中就地取材,带幼儿走出幼儿园走到广阔的乡间、田野进行就地取材,促进幼儿体质和智力的发展。借助农村资源的开发,优化课程设计。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实现农村幼儿的可持续化成长。
例如,在教学《认识植物》时,农村的农作物和动物就是生动的活教材,幼儿教师带幼儿去田间观看田野中的水稻、大豆、红薯、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对其生长特点进行分析,让幼儿收集植物的果实,并进行粘贴。做好各种手工游戏,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在表现过程中,对于这些知识进行理解。同时,鼓励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植物、动物,对于其中的资源特点进行分析。在这样趣味化的游戏发展过程中,能够转变目前农村教学观念,也开发出更具实效性的农村资源,进一步拓宽幼儿的自主学习范围。
二、巧用民间娱乐,组织合作游戏
在农村幼儿的构建游戏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群体游戏的开展,让幼儿意识到合作学习的合作重要性,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在合作游戏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价值,并且幼儿在合作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增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借助民间资源进行开发,在民间游戏发展过程中,让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对其进行创编,也实现幼儿个性的发展。针对农村阶段游戏资源的引入特征,将各种资源进行开发,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完成自我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幼儿园中班“我爱我家”的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之中,教师就可以让幼儿通过分小组的形式,在游戏之中分别饰演爸爸、妈妈、宝宝以及阿姨,让幼儿通过合理的分工来展开游戏,增强幼儿游戏的趣味性。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一些争议时,就可以鼓励他们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来解决,在争议中幼儿的思想也会不断地完善。在建构游戏开展过程之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为了争夺一些材料而发生争吵、哭闹等现象。而且还有学生在活动之中,拿着有些材料乱打乱敲,这是因为幼儿在活动之中缺乏一定的游戏常规了解。这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学会谦让,养成有顺序取用材料,用完放回原处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做到我的游戏我做主。
三、尊重多元评价,促进幼儿探索
以多元评价为中心,促进幼儿的探索。例如在开展《废旧物改造》这一活动时,为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鼓励幼儿将其中的废旧布料进行裁剪,做好自由拼接,并根据幼儿的表现状况进行评估发展。观察幼儿的兴趣点,让幼儿能够结合其中的知识进行分析,这样的评估内容是更具实效化的。活动结束将幼儿的整个游戏过程进行编写,书写成完整的故事教学记录,并与其他教师进行共同分析。这样的教研过程具备一定的完整性,也结合目前幼儿教学特点做好改进,将评价方法做好应用,能够为家长和教师进一步实施幼儿教学提供实践依据,在评价模式下,可针对农村资源设计情况设置不同评价内容,支持幼儿进行思维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