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柱县第六幼儿园 陆琼艳
一、对于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分析资源的开发
(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在幼儿整个成长阶段中,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促使幼儿获得实践体验,利用游戏化的教学内容,将实际生活融入其中,为幼儿教育带来积极的影响。当幼儿处于学习的进程中,可以体会到游戏化教学的亲切感,能够更加自然地接受教学内容,利用较短的时间,了解和熟悉身边的环境。另外,加入生活实际内容,有效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展开,而且幼儿学习中包含着生活内容,如午睡、吃饭、洗手等。将现实的生活体验加入教学中,促进了游戏化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带动幼儿提升生活能力。开展游戏教学,也可以走出幼儿园,幼儿的心态渴望自由,好奇着身边的所有事物,教师可以带领他们走进自然,开展自然有关的主题活动。例如,春天来到了,可以引导幼儿探寻春天的脚步,让他们自行发现其中的秘密,欣赏青青的小草,感受温暖的春风等,幼儿通过探究和发现,认识了春天的模样。也可以在户外开展踩影子的游戏,两个人一个小组,倘若被小伙伴踩到了影子,就可以结束游戏,从而互相交换身份,开展另一轮,通过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大家了解影子形成的方式等。
(二)深入探索环保游戏形式
利用游戏形式的教学内容时,为了规范幼儿成长理念,可以适当地加入绿色环保生态内容,这样有助于让幼儿了解到环境影响,重视环境保护。例如,当幼儿进行餐具、手的清洗时,需要使用水资源,教师可以举行角色游戏。另外,也可以试着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的物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构思出一些精美的物品,这样更加贴近环保教学。同时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增强了幼儿动手能力,懂得合作的快乐,提高他们的环保认知,进而养成优秀的习惯。
(三)合理地融入民间游戏
关于民间游戏,其自身特征明显,整体灵活有趣,形式也比较简单,可以带动幼儿更加愿意参与进来,同时它是珍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值得在幼儿教学中开发。民间游戏种类丰富,如荡秋千、丢手绢等,娱乐效果良好,同时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进行障碍接力赛的内容中,可以融合多个环节的设计内容,如跳格子、抛掷球等,将整个班级的幼儿分成两个组,通过时间长短决定胜负,这样不但充实了游戏内容,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二、对于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探究资源的利用
(一)应用游戏因素,推动课堂资源游戏化
对于游戏来讲,不但是一项娱乐性强的活动,还包含着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摆正自身的观点,深层探究游戏中的教学资源,找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合理提取游戏因素,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有趣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另外,还可以利用游戏化的方式,划分教学区域,让幼儿获得更好的体验。例如,在幼儿游戏区域引入生活化的场景内容,将生活场景虚拟为游戏角,让孩子们能够将在生活中认知的事物迁移到游戏场景中,更好地认识与接触生活化知识。这种方式既提升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实现寓教于乐。
(二)有助于课程和游戏充分融合
为了缓解幼儿教学小学化的情况产生,需要区分游戏与小学教学的内容,让幼儿学习真正地实现游戏化,以游戏为主,逐步渗透认知体系。而在实际幼儿教学中,教师针对教育资源利用与探究,更需要关注课程本身设计与游戏的交互。形成游戏化的课堂学习模式,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合理引入游戏,应用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指导幼儿学习,同时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了解和掌握幼儿的特点,丰富教学目标,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提升游戏的融入程度,让幼儿更加愿意去接受学习内容,培养他们的理解思维,发挥游戏化教学资源的作用,改善课堂效果。
促进课堂教学资源趋于游戏化,符合现代幼儿教育的理念,因此需要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用多样化的游戏化教学资源,为幼儿教育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