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通梅) 自启动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远县报京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认真对照乡村振兴总要求,紧紧依靠村“两委”和广大党员、群众力量,通过“三个三”提升“三力”,高质量推动州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三强化”高位推动,提升工作向心力。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组建工作专班,对示范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落实包保责任,进一步明晰工作职责和任务时限,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为示范点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二是强化项目进度管理。聘请专业规划设计机构,多次深入调研,充分征求群众意愿,做好示范点规划设计,保障“原汁原味”。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示范点建设推进情况作为践行报京“五个一线工作法”的重要依据,纳入年终村级和个人目标考核,确保压力传导到位,倒逼工作的高质量推进。
“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集中力量发展主导种植业。由报京村党支部牵头,发展花椒种植310亩,争取后续管护资金进行管护,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二是创新发展手工业。传承、保护、发展好报京北侗刺绣,进一步强化产品研发,打响非遗品牌。继续发挥侗族妇女手工技艺优势,发展假发、衣服、手套等家庭手工作坊,实现家门口就业创收。三是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业。以特有民族文化为基础,立足中国最大的北侗聚集地,用好报京“三月三”这个“金字招牌”,加快完善报京大寨文化旅游设施。
“三突出”激发群众动能,提升发展可持续力。一是突出抓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振兴夜校等阵地,“学习强国”“贵州网院”等平台,深化宣传教育。二是突出抓好社会治理。建立健全“寨管委”与“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矛盾调解、隐患排查、“三清两整一美化”等工作在网格内开展。三是突出抓好群众工作。通过院坝协商、群众会等途径,积极引导村民参与村寨共建共治,共同协商制定示范点项目建设、维护和长效管理办法等,有效调动群众参与示范点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