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穗县城关第三小学 李国燕
在小学数学的低段教学活动中,口算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是一项关键的任务,因为口算能力教育是助力小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基础,在小学低段的数学口算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口算教学现状、学生学情,积极地做出观念的转变、方法的改革,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授课。本文分析了小学低段数学口算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小学低段数学口算教学的实践策略。
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中,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估算能力、口算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需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再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为唯一的目标,要从口算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进步,发挥出口算教学的功能、作用,突破落后传统观念的限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目标。
一、小学低段数学口算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口算教学可以协助学生节省计算时间,将不必要的时间成本节省下来,快速地获取答案。按照笔算的形式,学生在计算数学题目的时候需要通过打草稿等程序获取答案,口算的形式中,学生可以快速地获取答案,提高计算能力,夯实数学基础,节约解题时间。利用低段数学口算教学,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加强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综合技能,促进学生思维敏捷性的发展。在口算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初期阶段就锻炼口算思维,将会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敏捷性,发动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度水平。促使了小学生在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建立完善的数学思维模式,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助力了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更高效地学习,提高学科综合素养。
二、小学低段数学口算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时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小学低段的口算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口算兴趣,激发学生口算的动机,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和口算技能进行锻炼的动力。在低段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到口算学习活动中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课堂氛围,提高口算教学的质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用趣味故事的方式来呈现教学活动中的知识点,讲解数学理论,使学生被故事所吸引,在故事中进行口算技能的训练。
教师可以将口算问题融入故事中,使学生被故事中的主人公和故事的情节所吸引,成为帮助主人公解决困境的角色,展开口算训练。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利用多媒体设备的功能,将口算题目融入故事情境中,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看融入故事情节里。按照小组单位进行口算、抢答,学生在充满趣味性和生动的元素的课堂上,将会产生较强的好胜心、驱动力,在自由、开放的竞赛环境中,锻炼口算技能,增强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优良的口算习惯
加强对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教师要以学生的口算习惯培养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口算习惯,树立起口算的观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教师要教导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要进行认真分析,改变盲目计算、无目的计算的学习思维,理清思路,提高口算的效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用严谨的态度,端正心态,一步一步地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找到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有错即改的好习惯。出现口算错误时,教师要引领学生用正确、科学的观念,面对错误,正视问题,找出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改正错误,避免再次出现相同的错误。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正确引导、示范,培养学生的口算思维、口算能力,鼓励学生汲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互相监督、鼓励,进行口算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的口算习惯,提高口算技能水平,教师要制定规范的训练计划,在坚持不懈、长期系统的训练中,协助学生提高口算能力,使学生掌握口算技巧。教师要关心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反应能力、理解能力、知识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进行判断,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结合视算、听算的方式,在课堂上抽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算训练和视算训练,将口算结果记录在专用的口算本上。由教师统一公布答案,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的检查,交替进行口算和视算,使学生产生规律的口算动机,提高口算水平,激发学习的欲望,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在数学口算的过程中,用认真、严谨的态度思考问题,出现错误时要敢于面对,细心纠正,和其他的同学一同进行知识的探究、思索,改进不足,实现整体的进步和长远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低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与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关键的必备基础。教师要加强对低段数学口算教学策略的优化创新,在具体的实践中,对多种口算教学的方法进行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综合素养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