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22日

音乐对幼儿的启蒙教育

○ 黄平县重安镇中心幼儿园 杨穆兰

音乐教育对于幼稚园里的小朋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不难发现每天早晨送孩子去幼稚园老远就能听到适合于孩子的儿歌,幼儿园作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集中对幼儿进行保教,通常在幼儿园里的孩子年龄在三至六周岁,而在这个阶段去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爱好是最好的启蒙时间,通过听儿歌、唱儿歌、学儿歌来发展他们对音乐欣赏的能力。在保教过程中要让孩子们活动在音乐的艺术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在音乐的旋律下孩子与孩子间发生互动,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跟着节拍自由舞动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节奏韵律、体验与感知能力。其实,大部分的孩子对于音乐还是挺喜欢的,能在幼儿保教过程中让他们每天都在音乐的环境中生活,在玩耍时伴有音乐,笔者想这样每个孩子的音乐潜能都会有意料之外的惊喜。

虽说幼儿的年龄小,但对于音乐他们的接受能力却很强,在动听优美的音乐世界里,每个幼儿都有一双天生下来就能听懂音乐的耳朵,做游戏时放些音乐,在音乐声中创设一种情境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投入游戏的趣味中,爱上游戏,同时在游戏中去传达一些简单的幼儿知识很容易让他们记住,有时我们边弹琴,让孩子们跟前唱儿歌,或播放儿歌视频,有轻快的音乐又有人物画面等等,让孩子陶醉于如诗如梦的意境中。他们或许会跟着视频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地唱起来、动起来,笔者有时也会利用一些课余的时间播放一些悦耳的儿歌如早晨孩子们在来园之前,就在教室里事先把《小鼓响咚咚》播放好,孩子们一到教室就会脚踮脚地拿起小鼓动起来,在孩子们午休前会在教室放一些轻音乐如《雨中散步》《寂静树林》《四小天鹅》等让他们激动的小情绪慢慢静下来,让他们的小脑袋慢慢休息下来,营造一种缓和而优雅的环境,这样让孩子们习惯午休爱上午休而不至于一到午休就吵吵闹闹不能很快安静下来进入到睡眼状态,当孩子们午休结束后又播放了一些轻柔的音乐如英国民歌《你的眼睛让我着迷》,伦敦的德里歌曲《秋夜》,肖邦的《雨滴前奏》之类的儿歌,孩子们一觉醒来就感觉很新鲜。这样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把音乐注入他们的生活环节中,把音乐的种子种在他们心里,只要有音乐他们都会俯耳倾听,乐在其中。

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而这个年龄是最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候,一个布娃娃、一面锣鼓、一个口哨、一块积木,甚至一朵野花都能激起他们想象的天地,在音乐的国界里,尽量为孩子们准备一些可以发出声音的玩具,不要规定他们什么时候可以玩,对他们无限制的自由开放,让小朋友们自由地玩耍,孩子们在玩耍时又播放一些适合的音乐,让他们在音乐声中边玩、边跳,有的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有的拿着小棍当音乐指挥家在舞动,有的孩子披上头巾扮演白雪公主,有的拿着小风筝在仰头高呼,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真的让笔者体会到做幼儿教师的享受。

视觉环境对于幼儿也特别重要,笔者在本班的墙上用手工纸做了一棵大大的苹果树,在音乐课上教了一曲《高高的苹果树》,课堂上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转头去看那棵苹果树,笔者试着叫几他孩子到树下去唱歌,座位上的孩子与他们呼应,有个孩子还自编了打苹果的动作,使得孩子们学习的情趣高涨,摇头晃脑可爱极了,一节音乐欣赏课在孩子们边玩边舞中很快结束了。当笔者一讲到那棵苹果树孩子们就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并用假装打苹果的动作用肢体语言传递着他们对歌曲的热爱,歌词还记得很准,毫无掩饰声情并茂,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音乐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同时对开发他们的智力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幼儿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借助音乐对幼儿进行艺术感染使他们健康、快乐、全面地成长。

--> 2022-11-22 1 1 黔东南日报 c203105.html 1 音乐对幼儿的启蒙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