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天英
州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召开,为奋力开创锦绣黔东南发展新局面绘就了发展蓝图,奏响了黔东南发展的“最强音”。连日来,全会传递的信息、谋划的新思路,在我州各地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提振信心、履职尽责,以崭新的奋斗姿态砥砺前行,为谱写锦绣黔东南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大力引进人才、积极培养人才、真情留住人才,加快补齐人才支撑不足的短板。’罗强书记的这句话说到我们心坎里了。”榕江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罗安清说,下步将持续创新人才“引、育、用、留”机制,深化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大汇聚机制改革课题,深入实施“银龄计划”“青村计划”“富才计划”“榕归计划”“导师计划”五项聚才行动,积极吸引经济发达地区高学术退休人才、青年师生、致富能人、榕籍干部、专技人才等群体参与榕江县发展建设,推进全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全会指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按照“三个转向”的要求,大力实施好乡村振兴“1+5”五年行动,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全会精神,立足实际,紧抓落实、扎实推进实施,为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努力奋斗,积极努力带动群众共同建设更加美好幸福农村,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麻江县谷硐镇党委书记罗迎春表示,要在“大学习”上下功夫,利用好基层的乡村振兴夜校、院坝会等不同方式和形式,将全会精神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在 “大落实”上下功夫,积极抢抓新机遇,在城镇大提升上做到城镇精致化管理,利用好谷硐坝区和林区特色优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菜篮子”和“果盘子”的产业示范基地,拓宽当地百姓创业就业渠道,让他们增收致富。
黄平县一碗水乡组织委员戴洁表示,该乡将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全面强化党建引领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在建强村级班子、创新组织模式、激发创业活力上聚力用力,探索书记雁阵计划、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乡村中药材智慧园建设、探索“一中心一张网+寨管委+十联户”乡风文明等特色做法,全面建强乡村振兴动力引擎。
三穗县委政法委派驻长吉镇司前村的第一书记冉义莉表示,罗强书记所作的报告,政治站位高,主题鲜明、思想深刻,饱含创新理念,贯穿务实精神。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将和村委班子一道,进一步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州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立足村情实际,不断克服困难、服务创新,围绕本村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抓好秋冬种工作,为群众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剑河县南明镇永兴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培金说:“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把学习贯彻州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付诸行动,认真总结‘贵州省首个无人农场’建设经验,大力推广精量播种、大钵毯苗育秧、钵苗育摆秧、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化生产方式,为现代农机上山下田找好路子。同时,全力抓好粮油生产和加工,积极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促进坝区水稻‘双+’产业提档升级。”
雷山县方祥乡格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仁鸿表示,作为农村基层党员,将牢记初心使命,带领全村群众围绕乡村振兴五大目标,坚持抓基层党建夯实基础,持续深化“红色代办”服务机制,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争取项目资金打造乡村精品民宿,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康养游、休闲游、露营游等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发展茶叶、天麻、稻田鱼等生态产业,切实把格头村的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