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先任
农村厕所脏乱差现象在长期内较为普遍,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障碍。近年来,中央提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如在2019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曾联合印发《关于切实提高农村改厕工作质量的通知》,要求各地增强“小厕所大民生”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提高改厕质量。对于推行农村“厕所革命”,各地对此也积极响应,不少地方都取得了很大成效,农村厕所脏乱差现象得到了很大遏制。近年来,我国农村卫生厕所不断推广普及,普及率已超过70%,累计改造农村户厕4000多万户。
农村卫生厕所,能够做到无害化,一方面有利于农民利益,能够改善农民生存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农民直接受惠;另一方面,无害化卫生厕所,也有利于公共利益,让农村厕所不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也能让农村变得更宜居、更美丽。
还要看到,虽然农村厕所革命取得了积极成效,总体向好,但也有一些地方落实农村改厕工作时,大搞“面子工程”,流于形式,出现了各种问题。
农村“厕所革命”,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不足,这样才能更好扬长避短,发扬长处,弥补不足。还要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对于一些地方在推行“厕所革命”时存在落实不力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加强质量监管,督促地方相关部门认真履职,还要探索后期维护的长效机制等等,要打通农村厕改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甚至从中渔利的相关部门及责任人员,要能追责、问责,增加其违法成本,让相关方面、相关责任人员不敢懈怠、渎职。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还要再接再厉、久久为功,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农村“厕所革命”尚未完全成功,仍需继续努力。要持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推进“厕所革命”,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