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23日

在牢牢把握“使命任务”中融智开新

□ 王厚明 莫佳

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从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描绘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到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从改革开放后提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到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的第三个“牢牢把握”。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并且郑重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抵达的目标,也是更好丰富、拓展和巩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前提和必然要求。

肩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就要适应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形势,把握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未来五年关键期,“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作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念之“民之所忧”,行之“民之所盼”,在各项事业中积极践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创造更多更实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聚焦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社会民生等方面改革创新,打造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成果,切实把制度优势、创新动能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干事创业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路上,要吹响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的战斗号角,砥砺锐意进取、笃行不怠的奋斗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作者王厚明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作者莫佳系浙江省嘉兴市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

--> 2022-11-23 1 1 黔东南日报 c203166.html 1 在牢牢把握“使命任务”中融智开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