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柱县瓮洞镇中心幼儿园 杨细菊
幼儿通过自主游戏,可以增强对社会的认知,提高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之间的积极沟通与合作,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挥创造力,获得更多的社交技能,增强自我意识和社会公德。因此,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指导作用
自主游戏是以幼儿的经验为基础开展的一种游戏,在自主游戏中幼儿能够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幼儿游戏的过程就是教师影响幼儿、教育幼儿的过程。那怎样在游戏中指导幼儿呢?首先,一定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幼儿游戏的引导者,而非主导者。其次,教师要选用合理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时间对幼儿实施一定的影响或干预,给予幼儿帮助和有效支持。最后,教师应善于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帮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鼓励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
二、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一)事先计划游戏,准备游戏的经验
在组织游戏之前,教师应考虑为幼儿准备相应的游戏材料、设施、场地和时间。提前准备好游戏材料和游戏环境不仅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重要前提,还是幼儿参与游戏的第一步。教师需要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的兴趣、经验等综合考虑,再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避免超越幼儿的现有能力。教师可以邀请、鼓励幼儿共同创设和选择游戏材料。例如,幼儿和教师一起参与游戏区的环境创设和游戏材料的筛选,让幼儿参与创建,不仅能体验到游戏区建设的点点滴滴,还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另外,游戏时间的把控也是非常重要的,游戏时间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游戏的质量,因此教师应灵活调整游戏的时间。充足的游戏时间,孩子们才能找到小伙伴,商讨角色并设计、规划游戏情节。游戏前,教师要考虑游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仔细检查游戏材料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二)细心观察,了解游戏进展
孩子们在游戏中所说的每一句话或每一次尝试都可能包含无限的教育可能性,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抓住教育机会。因此在游戏指导中,需要教师耐心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游戏能力可以从他们无声 的动作中发现。只有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教师才能了解幼儿的现有能力、想法、游戏的兴趣和需求,分析幼儿的行为,及时发现幼儿游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调整游戏材料,选择合适的方式参与和干预幼儿游戏,并给予有效指导。
(三)游戏后的评价与分享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扮演同伴一起参与评价活动,与幼儿一起讨论、交流、分享游戏的经验。在评价活动中,引导孩子对游戏情况开展分享和讨论,引导孩子梳理游戏中获得的经验,探索存在的问题,分享成功的经验,为下一场游戏做准备,激发孩子再次游戏的欲望。游戏后的评价和分享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并根据本次游戏的情况制定下一个游戏计划。在游戏评价和分享中,教师应鼓励和支持幼儿,在游戏中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理解,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以促进所有幼儿获得一定的发展。通过开展游戏评价和分享,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到幼儿在游戏中的真实想法和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指导游戏的有效手段。
(四)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应注意并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对每个幼儿进行及时、适当的教育。教师不能强迫孩子玩他们不喜欢的游戏,也不能规定所有的孩子选择同一个游戏。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兴趣的差异,及时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支持或帮助,尊重幼儿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因此,教师应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教育思维引导孩子,善于在自主游戏中捕捉教育机会,为孩子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总之,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应认真观察,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造条件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从而提高幼儿游戏水平,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自主愉悦的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真正发挥自主游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