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27日

我州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审计练就“火眼金睛”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开棵) 近年来,我州在开展乡村振兴审计项目中,积极创新审计方法,探索研究地理信息系统、SQL数据库等工具在审计监督中的运用,将大数据分析技术作为审计查找问题的“火眼金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精准拍打啃食产业资金“蝇蚁”。根据被审计县重点发展林下经济特色产业的特点,审计探索运用ArcGIS技术将林下经济产业项目矢量图斑与农业农村、自然资源部门提供的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利用变更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通过图形转换、叠加、拆分、提取等方法快速锁定疑点。并实地对疑点进行踏勘核查,做好现场取证、影像记录和数据核实,挖出村级合作社虚报产业项目套取产业发展资金等问题线索,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保障产业资金安全,促进产业项目健康发展。

快速打通惠民政策落地“梗阻”。近年来,我州通过运用SQL数据比对分析方法,对民政、卫生、教育、林业、水务、乡村振兴等部门城乡低保、残疾人补助、医保、助学金、公益性岗位补贴、特惠贷贴息等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体检”,共发现民政临时性救助、低保兜底、孤儿救助、残疾人补助、医疗救助、教育资助以及小额信贷贴息等政策落实不精准的问题15项,涉及资金230.36万元。通过审计督促整改,截至目前,已收回违规发放资金7.52万元,兑现应受惠的6761名群众民生资金222.84万元,促进各项惠民政策打通堵点,落地见效。

高效铲除高标准农田“杂草”。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要求,我州将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重点关注内容,运用ArcGIS、AutoCAD、南方CASS等技术软件对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多部门提供的业务数据进行整理、拆分、求交、同类删除等操作,找出疑点图斑,并利用奥维地图定位、无人机拍摄等手段进行现场核查,发现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耕地冲抵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等问题。通过审计监督,剔除农田中的“杂草”,助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93万亩,并录入《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管监测平台》管理,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 2022-11-27 1 1 黔东南日报 c203393.html 1 我州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审计练就“火眼金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