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27日

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小衔接的方法与策略

○ 雷山县大塘幼儿园 文志飞

科学自然的幼小衔接,可以使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能健康地发展,也能稳步地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让家长在幼小衔接时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教育,孩子们也能够平稳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尽快地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小衔接的方法与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幼小衔接工作是拉近幼儿园与小学距离的阶段,对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不但是知识内容的过渡,而且是幼儿心理、生理、认识和习惯等方面的过渡。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经验,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外界事物的探索具有浓厚的兴趣。

一、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现状分析

(一)过于强调教学知识衔接

在现在的幼儿教育中家长普遍存在着一种望子成龙的急躁心理以及对孩子教育和未发展的焦虑和攀比心态,家长的这种心理状态往往表现在对儿童的学业内容的关注之上,把教育的衔接片面理解为只是内容的衔接,希望能让孩子尽早地接触更高阶段的教育内容,认为学得越早知识越牢固,能让孩子实现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殊不知这样的揠苗助长的行为是违背教育和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然而,目前我们很多的学前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抢跑”心理,实现其经济利益,甚至对学生家长这种片面的、不正确的教育心理加以诱导和利用,加剧了家长对儿童的知识获取上的焦虑心理,要求孩子学习一些不符合其教育阶段的知识内容,不但加重了家庭的教育成本,也是对孩子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

家庭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幼儿教育的阶段,因此家长和家庭教育对于幼小衔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很多家长对于儿童的教育观念尚不十分清晰,更多的是凭借自身经验、直觉以及一些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教育,这就很可能导致一些不科学的盲目的教育方式。家长对于教育和儿童发展规律的不了解,表现出了焦虑与急于求成的心态,而教育机构正是出于迎合家长的这种心态才使得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出现。因此家长对于儿童教育认知的不全面,使幼小衔接成了单纯的知识灌输,这是当前在幼小衔接上存在着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小衔接的方法与策略

(一)家园合作,共同教育

农村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活动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首先我们觉得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带动一些年轻的父母参与进来,然后慢慢让这些家长接受,宣传、影响更多的家庭参加。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我们通过六一活动周、中秋美食会、秋季亲子运动会、新年音乐会,邀请家长参加,让他们感受,使他们看到孩子通过活动展示出的可喜的成长与变化,看到孩子渴望爸爸妈妈来参加幼儿园活动的期盼,进而使家长都积极投身幼儿园组织的活动中来。六一文艺演出,家长们积极配合参加;中秋美食会,家长们尽心尽力陪同孩子一起制作创意美食;亲子运动会,爸爸、妈妈齐上场,跳大绳、拔河,热闹的气氛感染着孩子们,让孩子们对体育游戏更加喜欢,更愿意参加体育游戏;新年音乐会,家长们看到孩子唱得好、跳得美,打击乐器样样行,笑容始终挂在脸上,有的家庭全家总动员,都来参加活动。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相信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愿意参与幼儿的活动,改变乡村教师、家长原有的思想观念,能够初步建立家园共育,携手同行助力幼儿发展的思想意识。

(二)授人以渔,交给幼儿学习方法

针对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幼儿园阶段,对于儿童更重要的应该是习惯的养成,无论是基本的生活习惯,还是社会道德习惯和学习习惯。幼儿园阶段,是对儿童的心智和性格的启蒙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应该保障和发挥儿童的天性,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依靠幼儿时期的可塑性来充分引导而非抑制其天性发展。幼儿园阶段的幼小衔接的策略,应当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让孩子在进入小学后能够有良好的学习方式方法,使之尽快适应学习强度和难度的提升,从根本上增强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使之适应小学乃至后来的学业打下习惯基础。幼儿时期的可塑性是幼儿园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优势之所在,这种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是幼小衔接的根本目的和最本来的意义,是一种实现教育目的的长远的眼光,而非通过知识的提前灌输乃至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得短时间的成绩提升的假象,这样的教育是短视的,将不利于儿童的学习成长。

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育,应当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其根本上是一种能力教育,即“学习如何学习”,包括构建其个人与社会能力、交际能力、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身体素质能力以及创造和审美能力,这些能力都是通过游戏等学习环境建立起来的,是为儿童今后的学习建立起能力框架,是真正的授人以渔。

(三)提高幼儿自我管理水平

幼儿的自我管理应是全方位的,不管是思想还是行为都应该符合社会的规定。例如,过马路时,幼儿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基本规则,不在马路上乱跑乱跳,影响交通。在出行坐火车或者乘坐公交车时,同样要懂得遵守交通规则,不在汽车上吵闹,不在汽车行驶时胡乱蹦跑,影响他人。在校园里,幼儿的自我管理水平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上课时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排队时,知道排在他人身后依次走,不随意插队或者离开队伍等。幼儿的自我管理水平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不仅要提高幼儿的思想认识,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纠正幼儿的犯错行为,促进幼儿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加强大班幼儿的思想教育,积极带领大班孩子参观小学、萌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之情。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责任意识、时间意识和服务意识等,让幼儿的心理与身体都做好入小学的准备,帮助幼儿安全顺利地渡过幼小衔接,更早适应小学生活。

--> 2022-11-27 1 1 黔东南日报 c203418.html 1 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小衔接的方法与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