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县第四初级中学 甘羲琴
阅读是语文的生命,阅读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并将伴随人的一生。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阅读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表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正因为文本可以多元解读,阅读主存在个性差异,所以很多学生认为,阅读是语文考试得分的瓶颈。而近几年阅读给学生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一、阅读形式呈现新变化
自中考出现非连续性群文文本阅读后,阶段学业考试中的“群文”阅读也相继出现。如在文言文阅读中,把《活板》(活字印刷术)与《梦溪笔谈》节选(指南针)片段放在一起对比阅读;把道家的两则寓言放在一起,分别是《北冥有鱼》和《庄子·秋水》。又如在诗歌阅读中,把同为登高抒怀的《登飞来峰》和《登幽州台歌》放在一起,比较两位作者的心理感受有何不同;把杜甫的《石壕吏》和《卖炭翁》放在一起比较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再如现代文阅读中,将《被压扁的沙子》和《恐龙无处不有》两篇事理说明文一起命题,追问学习两篇文章中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带给学生哪些启示?另一试题节选《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谁是最可爱的人》三篇文章的段落,命题方向是概括三篇选文的共同精神品质。另有将作家梁衡和宗璞的各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较阅读,探求共性。这些文章组合的形式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文章阅读的时间,也在考验着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此可见,按照一定原则组合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群文教学刻不容缓。
二、初中语文开展群文阅读的意义
群文阅读是将一组具有相同特点的文章放在一起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可以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具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尤其要关注阅读方法的传授,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教师通过群文阅读,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不断构建语文阅读思维,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群文阅读教学是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关注文章的语言特点、文章构造、手法特点等,让学生从读懂“一篇”文章到读懂“一类”文章。这种教学方式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开阔阅读视野
和传统阅读相比,群文阅读更加关注学生,可以让学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严格遵循阅读要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从固有阅读材料的限制中走出来,提高阅读认知。
(2)培养创造型人才
在初中群文阅读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将传统阅读方法和群文阅读方法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语文阅读过度重视学生成绩,导致学生无法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而群文阅读更加注重阅读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创新群文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提高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群文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开阔其视野,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可以增加知识储备量。读书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使人明智,如伦理类书籍可以使人更有教养,逻辑类的书籍可以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都足以说明阅读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更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