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28日

城关镇:

社区“微工厂” 拓宽致富路

本报讯(通讯员 杨旭 吴维平) 近日,笔者走进施秉县城关镇南官营社区,织布机、缝纫机的声响不绝于耳,演绎出社区一线生产的动听乐章。春燕服装厂的员工们正热火朝天,进行剪裁、缝衣、整烫、包装等制衣工作,赶制冬季百万级大订单。

“吴支书,我们手里的活路忙没过来了,你能找人过来帮帮忙吗……”看见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吴润精走进工厂,正在缝纫机前缝制工装的向春芝乐呵呵地朝大家说笑道。“吃完早餐,骑电动车不到5分钟,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简直太舒心了。”种了半辈子地的向春芝,如今也成了上班族,和往常一样,脸上还是掩不住这一天的欢喜。

据吴润精介绍,该工厂是县党委政府招商进驻,由杭州市临安区提供对口帮扶资金30万元,县里提供15万就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8万元就业扶贫资金投入和在相关政策扶持下建成,现有缝纫机100余台,员工120余人,绝大部分是搬迁群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扶贫“微工厂”。

“感谢驻村工作队,让我遇到这么好的差事……”城关镇驻村工作队在实际走访中了解到贫困户杨春兰在外务工,又需照顾家里老小,便立即动员她到扶贫车间工作,治好了她的“心头病”。“一个月保底也有2000元的收入,最多可达4000元,一家人的生计没问题,丈夫也可以在外安心挣钱。”谈到现在的生活,杨春兰信心满满,充满干劲。

近年来,施秉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度重视“微工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着力解决微小工厂面临的资金、用工等问题。城关镇在“微工厂”落地中细化服务措施,成立驻村工作队,为促进群众增收、集体增益、企业增效、产业增强,合力把加工企业建到村口,把就业岗位送到门口,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家门口就业机会,为乡村振兴战略带来增收新门路。据了解,目前,城关镇采取“党支部+微工厂+农户”的方式建成“微工厂”3个,涉及电子元件、服装制品、苗绣等,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带动就业2500余人次。

--> 2022-11-28 城关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03498.html 1 社区“微工厂” 拓宽致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