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赵雪梅
初识大利侗寨,是在七年之前。七年前的五月,我从榕江县两汪乡调至栽麻镇,从此便开始了与这个传统村落相伴的七年。这七年,她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明珠,也是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美丽侗寨。一路伴随一路歌,我想沿着时间的长河和花开花落的痕迹,和你一起来细数这座传统村落的魅力。
大利,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栽麻镇境内,是极具特色的侗族村寨,村寨镶嵌在崇山峻岭间,古朴、清新、宁静。村寨四周茂林修竹,在这茂密的树木中,大利就安安静静地被四周古树环绕,不受世俗的干扰,在四季轮回中,看这世间繁华,独享静谧,历经沧桑却永葆天真。大利这份独特的清幽,让它在众多的传统村落中得以脱颖而出,也让来过大利的人,对它念念不忘。或许每一个来看大利的人,最后留在内心深处的那份情感,有来自于大利的古风浓郁,也有来源于它的民风淳朴,更来自于路边的一花一木和屋顶上的青砖木板,流过四季的那条小溪,都让人流连忘返。它们都在默默给人以希望,也给人以慰藉。纵使风雨徐来,纵使艳阳高照,不变的,是永恒的四季大利。
我对大利的痴迷,是因为它在四季不同风景中呈现的不同姿态。春天的大利是含蓄的,它带着还未苏醒的眼神,像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被湿润安静的晨雾笼罩着,环绕村寨的古树犹如姑娘害羞的睫毛,颤颤巍巍的摇动。万物开始复苏,路边的小花也开始悄然绽放。这些小花点缀着青石板的路面,沿着石板街拾级而上,一步步在迷雾中穿行,会遇上迎面而来的侗族老人家,他们会用他们的侗语给你打招呼,她们身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侗衣,路过你身边时,有着淡淡的草木清香,那是把自然融入肌肤,也是把自然刻进了灵魂的神来之笔。走在这清石板桥之间,除了有淡然放松的脚步,还有着想与这个世界和解的勇气。这个古老的村寨,有着能够治愈浮躁人心的神奇力量,你总会在不经意间,让内心和它对话,看着被造物主赐予的独特浪漫,你会觉得,大利的春天,才是人间至美景色。
我喜欢大利,因为夏天的大利被赋予了魔法,这个魔法被自然这只无形的手掌控着。它在各种色彩之间来回切换。早上的大利的颜色是清冷的冷色调,沿河而居的村民在早早的鸡鸣声中被唤醒,开始一天的劳作,早起的村民互相打着招呼,几十年的隔壁邻居,已经熟悉得如同家人,会简单聊着今天的生产生活,然后转过身进入自家的厨房,伴随着袅袅炊烟的升起,农家人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这个时候的村寨,透着静谧温润的气息。那些躺在路边的小狗,都只是沉醉在这个迷蒙的清晨,它的眼里没有争斗的欲望,没有对外来人员虎视眈眈的敌意,有的只是安静地看着这个美丽村寨的惬意。
如果说早上的大利是一幅水墨画,那么中午的大利就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头上的云彩是清澈的蓝色和纯净的白色,它在木质的屋顶上缓缓流动,勤劳的侗族妇女会在屋里屋外的栏杆上,晾上自己手工制作的蓝靛布,随风而起的蓝靛布和坐在门前手执烟斗的老人融为一体,你会觉得大利,是光阴遗落的种子,在尘埃里散落着属于自己不为人知的故事。
秋天的大利,快要成熟的稻谷身披绿色的战衣,在等待着来自于农民的收割。那些金黄的麦穗,在低低的俯身诉说着成熟和收获,也是大利来年丰衣足食的保证。被收割后的稻田开始显露出无边的寂寞,犹如被脱光衣服想下河洗澡的孩子的手足无措。可是这些都是暂时的,永恒的是漫山遍野不知名的那些野草野花,它们在秋天的抚摸之下怒放,那些红的、黄的、紫的、蓝的、白的和不知名的植物,将大利构建成了一个自己的乐园。那些环绕大利的植物,一夜之间仿佛变成了七彩斑斓的裙装,轻薄质地的一袭纱衣,就轻轻披在了大利群山上,大利的群山就变成了吸收天地灵气的仙子,它们会欢快地在植物的世界里穿行,在交流,在探讨,以一种人类听不见的灵魂颤音在低语、在随风起舞、在轻声吟唱。所以秋天的大利是多彩的、是灵动的、是梦幻的。秋天的大利在脱离世俗之外,在脱离红尘中,它在自己五彩斑斓的世界里起舞,让这世间万物在独处,在生长,也在潜移默化,让人与自然的根系,在这个季节繁衍存续。
伴随着青石板上越来越多的枯叶,往日青翠的树林只剩下孤单的树干、树上吱吱呀呀的小鸟开始越来越寂静。勤劳的大利人民开始将晒好的稻谷和辣椒收进家里,开始将在坡上挖的红薯逐渐悬挂在火堆旁边。冬天在十二月开始缓慢降临大利。进入冬天的大利,世间万物开始蛰伏,行走在村寨,家家户户因为寒冷,基本上都是房门紧闭。可是推开房门,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老人孩童围坐在火边,或邻里或亲戚,嗑着瓜子,炭火架上烤着香喷喷的糯米糍粑,咬上一口,滋滋的冒着热气,别有一番滋味。
在临近年关的时候,大利迎来了一年最寒冷的时刻,这个时候的大利又显现出了格外的热闹,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来了,适应了寒冷的老人小孩又开始在寨上穿行。大家开始杀年猪、唱侗戏,伴随着二胡和芦笙的响起,村民热情地邀请邻里亲朋到家吃泡汤,喝香甜的米酒。不胜酒力的,在两杯米酒之后,便能在散发着木料香气的房间里,很快的进入梦乡。
醒来后的第二天,天空已经开始飘起了细细的飞雪,在连续下了两天两夜之后,屋顶上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个时候站在高处看大利,放眼望去,林间苍翠的古树都披上了银装,错落有致的木房在白雪的掩映下仿佛是童话世界,就连平时潺潺流淌的小溪,这个时候都安静的像在沉睡。而居住在大利的村民,在这个童话世界里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物质生活的保障,精神生活的富足,让大利的居民安然地在这个冬天里温暖地滋养着自己的灵魂和身体,迎接下一个春暖花开的到来。
七年来,我在无数次的来来回回之间和大利交集,却还只是过客,肤浅的我只能从大利的山水之间看到它的形态,却始终不能以一颗纯净和不掺杂质的心去与大利对话。或许真正的大利从来就没有一种姿态可以让我们读懂,它在千百年间的生长中早已经和一山一木融为了一体,那些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石板古道、清末民初时期建设的侗族四合院,以及独特的古禾晾、谷仓、鼓楼、花桥、古水井等,都成了大利的血液和灵魂,在无数个看似不经意的日子中、在无数个春回、夏往、秋去、冬来的时间缝隙中,抒写着一年年的大利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