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1月29日

县纪委监委:

深入治理民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

本报讯(通讯员 覃宪银)麻江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深入治理民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今年以来,共开展民生领域监督检查31次,发现并推动问题整改74个,立案13件13人,党纪政务处分5人,问责2人。

优化监督方式。以深入治理民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调研式监督检查、“访村寨、重监督、助振兴”专项行动、“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民生集中驻点监督等为抓手,深入民生一线,通过听、查、看、问、访等方式,着力发现和纠治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民生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护民利。充分运用“民生监督系统”的云查询、云监督、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远程监控等功能,把民生领域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民生资金使用、财政资金收支等情况搬上“云端”,通过“数据碰撞算”,精准发现问题。今年以来,共开展数据比对12次,发现问题数据190余条。

统筹监督力量。着力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四项监督”统筹衔接、融会贯通,强化“室组地”联动监督,不断完善监督体系;通过函请提供资料、抽调业务骨干联合监督等方式,强化与审计、统计、公安、人社、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推动信息共享、力量联动、成果共用协同发力,持续促进监督工作更加精准、高效;切实发挥村级纪检监督员监督“探头”的“贴身”监督作用,通过建立工作制度、集中培训、印发清单、发送短信等方式推送监督重点,构建民生领域县、乡、村全链条监督,打通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全县70名村级纪检监督员开展监督3700余次,发现并推动问题整改130个。

压实整改责任。督查发现问题后,县纪委监委通过组建核查组调查核实、组织相关部门会商研判等形式,找准问题症结和责任单位,以“一对一”的形式,向责任单位发送问题整改函。通过反馈问题、实地核查、全程督导,压紧压实整改责任,不断强化监督质效,推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再监督中整改落实到位。建立问题整改长效跟踪机制,将问题整改情况纳入日常监督内容,以点带面对责任单位开展常态化问题整改“回头看”,防止问题“此消彼长”,制度“一建了之”。今年以来,先后针对公益性岗位一人多岗、残疾人补贴发放重复等问题,分别向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县残联等5个责任单位发送整改函8份,推动问题解决8个。

强化整改评估。建立问题整改评估机制,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统筹,组织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采取查阅资料、明察暗访等方式,对责任单位整改落实、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提出评估意见建议,提交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同时,根据整改情况对群众进行回访,了解群众对整改的评价。对整改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单位及时进行约谈提醒,对突出问题进行通报警示,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坚决杜绝表面整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问题发生。今年以来,开展问题整改评估4次,反馈评估意见4个,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兑现发放失败资金26万余元、建立完善社会保险信息数据共享协作工作等机制4个。

强化警示教育。坚持标本兼治,在严肃查处民生领域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甄选近年来全州民生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作为警示教育“活教材”,用“身边人”“身边事”警醒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注重对身边典型案例形成的原因进行剖析,梳理总结“8种犯罪心理”,引导党员干部揽镜自照、防微杜渐;坚持“治未病”工作理念,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将民生领域警示教育搬进干部培训课堂,通过现场讨论、主题发言、观看警示教育片、知识测试等方式,筑牢民生领域廉洁防线。今年以来,共组织100余批次6300余名县、乡、村党员干部到黔东南翁保民生铸廉教育基地和县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

--> 2022-11-29 县纪委监委: 1 1 黔东南日报 c203576.html 1 深入治理民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