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屏县三江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 杨道泽
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村民的精神风貌,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部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重视乡村文化建设,抢抓住基层群众文化发展机遇,进一步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
首先,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为发展提供人才,促进经济发展,乡村文化建设一样离不开丰富的人才资源,为创造和谐、文明的乡村环境作出贡献。相关的教育资源向乡村适度倾斜,提高乡村文化教育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其次,乡村群众文化建设会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促进城乡文化实现更好地交流与融合。最后,乡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指引优秀人才接受优质教育,不仅为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还能吸引企业家在乡村进行投资,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文化设施是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精神文化需求与以往相比大有不同。很多乡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设施陈旧、文化表演场地不多、健身活动场地较少、农家书屋运行不畅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群众文化建设。
(二)村民参与现有文化活动积极性有待提升
村民在闲暇的时候会选择聚在家里或者串门闲聊,这反映出村民喜爱热闹的特点。当前,大多数乡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基本是以聚众聊天和广场舞为主,这些活动未达到理想的效果。现今的乡村与以往已有极大不同,几乎家家都有电视机、电脑。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村民获取消息和文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乡村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村民参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三)基层文化制度和队伍建设有待优化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群众文化队伍的支持以及制度保障。在农村,专业人才较少,尤其缺乏文艺骨干和文艺教师等人才,所以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往往缺乏创新、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些发展较好的农村具备比较先进的设施,但由于村民的文化水平有限,没有完全掌握设施设备的正确用法,使得这些器材被闲置。因此,相关部门在投资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鼓励人才回流,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导致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快速发展,人才短缺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针对现在这样的状况,当地应当实地相应的措施、鼓励年轻人留在乡村创业发展,并不断吸优秀人才加入文化建设当中,健全保障机制。首先是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获得政策支持,有效整合人才资源,从而实现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使每一位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增加他们对建设家乡的热情;其次是为优秀人才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各得其所、各尽其用,尽量避免失业给村民带来的影响。
(二)挖掘特色文化,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每个乡村都有着不同的特色文化。因此,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是关键,在原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升华,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得到村民的认可和肯定,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对当地村民的吸引力。发掘当地的特色文化,就需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村民的喜好。通过举办一些活动,如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比赛、歌唱比赛、棋牌竞赛、民俗活动等,发掘村民的专长,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促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健全文化服务力度,促进文化形式的创新
健全文化服务相关设施和制度,促进文化形式的创新,确保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多数乡村,呈现出相关设施欠缺、 维护工作不到位、文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各种情况。重视健全和优化相关文化服务设施,定期更新,并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提高相关资源的利用率,逐步满足农村地区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要求。创新文化形式,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基层文化作品。借助农村的舞台、大讲堂等,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使广大民众获得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
(四)重视培训和教育,完善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通过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强化基层文艺队伍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培训管理的作用;做好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聘请高等院校、专业艺术团的专家进行讲解,确保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队伍,增加专业文艺人才的储备量,并且适当提高其工资薪水,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当中。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基层文化建设能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乡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极高的价值意义,抢抓政策支持的发展时机,促使乡村文化建设实现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