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2月01日

雷山20余万人共度十三年一次的苗族鼓藏节

本报讯(通讯员 雷萱) 11月19日,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的芦笙场上,一场规模盛大、气势恢宏地跳铜鼓舞活动,为“西江鼓社宗族”鼓藏节画上圆满的句号,也标志着该县“寅”年苗族鼓藏节正式落下了帷幕。据统计,今年该县共有20余个村寨举办鼓藏节活动,节日期间,累计接待宾客量达20余万人。

鼓藏节,是苗族祖先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祭祖仪式,每13年举行一次。“鼓社”宗族是雷山苗族过鼓藏节的祭祀单位,由于苗族支族颇多,所以将同一支族划分为同一“鼓社”,而各“鼓社”宗族祭祖的年份也不尽相同。煮鱼杀鸭、拜大官人、蒸糯米饭、吃鼓藏肉、起鼓祭鼓、跳芦笙舞……一个多月来,西江镇麻料、西江、白碧,永乐镇开屯、丛木,大塘镇乌独等苗寨的鼓藏节接踵而至,各村寨广开大门迎八方客,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据西江千户苗寨鼓藏头唐守成介绍:“今天是西江2022年吃鼓藏、跳芦笙、跳铜鼓舞的最后一天,今天的人数是最多的。参加今天芦笙会的,除了西江的鼓藏宗族以外,包括周边村寨的,比如台江、凯里、剑河和其他县市一些民族村寨的女孩子也都全部集中到这里来,跳芦笙的人数大概有几千人。”

鼓藏节少不了芦笙会,而最受人们关注的就是“讨花带”活动。西江苗寨的芦笙会接近尾声时,“讨花带”活动正式开始,一个个苗寨未婚青年小伙在“亲友团”的助力下,吹着芦笙来到各自心仪的姑娘身边,为其伴奏,与之共舞,向其“讨花带”。芦笙舞跳过几圈后,有意的姑娘含笑娇羞地把自己的银项圈取下,挂在小伙的芦笙上,引得周围亲友和观众们阵阵喝彩。

“ 讨花带”是苗族青年男女公开谈情说爱、自由恋爱的一项活动,是苗族人民古老而浪漫的一种相亲方式。芦笙场上,每个外村来的姑娘胸口均戴着红花站在队伍的最外圈跳芦笙,以便于区别身份和向场外观众展示衣裙。苗寨本地的青年小伙要是看上哪家姑娘,就走到其身边吹奏“讨花带”的芦笙曲,以此表达爱慕之意。若女方把花带或银项圈等信物挂在了芦笙上,就表示接受男方的爱意,之后双方便可以开始谈恋爱,缔结白首之约。据不完全统计,西江地区鼓藏节期间,各村寨“讨花带”活动共有150余对青年男女成功牵手走出芦笙场。

除了跳芦笙、讨花带外,鼓藏节期间,各村寨还举办了文艺汇演、苗歌大赛、斗鸡斗鸟、篮球比赛等各类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碰撞,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气氛,精彩热闹的节日氛围也吸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贵州电视台等几十家媒体争相报道。活动充分展现了苗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到独具特色的民族礼节,从古老复杂的仪式到热闹欢乐的活动,苗族鼓藏节不仅是苗族同胞十三年一轮回祭祀先祖的节日,也是苗家儿女庆祝家乡历经十余载华丽蜕变,迎来幸福美满新生活的一次展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绿水青山,共同富裕,描绘出了少数民族地区一幅幅锦绣家园壮美画卷。苗族人民沐浴着党的春风,乘上乡村振兴的快车,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如今的苗疆大地上正焕发着蓬勃的生机。

--> 2022-12-01 1 1 黔东南日报 c203801.html 1 雷山20余万人共度十三年一次的苗族鼓藏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