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璐) 近年来,凯里市依托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充分挖掘优秀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通过传统与现代融合,促进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振兴示范样板,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有力接续乡村振兴。
凯里市深入实施“强州府·大凯里”战略行动,按照“重点打造一批、扶持建设一批、规划保护一批”的目标要求,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旅游项目设施建设、基础条件改善、村容村貌治理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新格局,全力打造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通过围绕乡村振兴产业结构调整及基础设施建设总体目标,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结合地域特色,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分步实施”及“一园一街一镇一村”的规划要求,建成下司古镇、舟溪云谷田园2个国家4A级景区,旅游经济稳步增长。目前,凯里市依托村寨自然风光、民族文化、非遗技艺、民族医药等资源禀赋,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医药康养旅游等业态正在形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建设有效衔接奠定基础。
凯里山青水秀,景色迷人,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少数民族民俗节庆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妙趣横生。近年来,凯里市因地制宜推出“舟游贵州——水上运动基地”的“旅游+体育”新业态,通过举办水上体育赛事活动,以增加旅游本身的刺激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参与体验。这不仅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更进一步打造传统体育赛事品牌。
凯里市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银饰制作企业(作坊)240 家,刺绣企业(作坊)89家,民族商品店铺276家,获国家命名的民品企业11家。为确保银饰刺绣蜡染及民族工艺品传承与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提高企业对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优惠利率政策的了解,切实保证国家有关民品企业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凯里市积极助企纾困,宣传国家对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扶持优惠政策的同时,帮助民品企业办理优惠贴息贷款,并推荐贵州亮欢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贵州黔酸王食品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为“十四五”期间民品定点生产企业,力争更多企业享受优惠贴息贷款优惠政策,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扩大生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