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2月03日

幼儿园开展植物区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凯里市舟溪镇中心幼儿园新中分园 李秋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受益终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幼儿可通过植物区科学探究活动近距离观察绿色植物的生命历程,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但创设植物区、开展植物区活动存在诸多问题。

一、创设植物区的意义

1.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经验。植物区是幼儿认识自然界、走进科学世界的窗口,能够使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随时随地观察和感悟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生命历程,丰富幼儿的现实生活知识经验,感悟生命的伟大。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在种植和照料绿色植物的过程中,幼儿能够积极主动、认真仔细观察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历程,发现绿色植物的细微特征和生长变化,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3.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种植区活动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和平台,幼儿在种植、照料、观察绿色植物的过程中,能够与同伴参加活动、讨论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培养幼儿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幼儿观察绿色植物在不同培育方法下的生长速度,了解各种绿色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要求,对比和记录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因素对绿色植物生长的影响作用,有利于幼儿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记录习惯。

5.培养幼儿形成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在教师引导下,幼儿积极参加绿色植物的浇水、施肥、除虫等种植活动,使绿色植物茂盛生长,提高幼儿的劳动素养。

二、开展植物区活动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直接决定绿色植物种类,幼儿没有参与决策。部分教师直接决定了种植哪些种类的绿色植物,没有征求幼儿的建议,忽略了幼儿的兴趣爱好。

2.植物区绿色植物的品种较多、较杂,不利于幼儿观察。多数教师为了美观,种植了多种绿色植物,忽略了幼儿观察的便利性和系统性。

3.部分教师对幼儿的指导缺乏科学性。在幼儿观察植物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疑问,当他们寻求教师的帮助时,部分教师没能做出科学的问答。

4.植物观察记录表缺乏科学性。植物观察记录表没能根据观察对象进行针对性设计,记录项目难以体现观察对象的特征。

三、开展植物区活动的建议

1.师生共同探讨拟种植的植物品种。兴趣是幼儿探究的动力和基础,只有种植幼儿感兴趣的绿色植物,后期的观察才能延续。

2.精简绿色植物种类。同一绿色植物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种植,如土培、水培、沙培等,进行对比观察,通过观察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条件,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

3.拓展植物知识面。教师要了解各类绿色植物的生长习性。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困惑,教师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究力。

4.制作观察记录墙。将前期师生探讨种植的过程记录在墙上,将幼儿观察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记录在墙上,使观察的延续性体现在记录墙上。当然,对于需要测量、比较的绿色植物,教师可以根据观察对象的需要设计具体的观察记录表,再投放在相应的区域,让幼儿观察后做好相关记录。

--> 2022-12-03 1 1 黔东南日报 c203930.html 1 幼儿园开展植物区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