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朱胜攀 姚瑶 吴艳平) 初冬时节,走进岑巩县龙田镇胡家村粮油种植基地,满坝绿油油的油菜映入眼帘,村民们正在辛勤劳作,锄草、施肥、松土……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过去,大部分田土都只种一季水稻,秋收之后就闲置成为季节性撂荒的‘冬闲田’,现在通过‘稻油轮作’方式提高土地效益,实现一田多收。”龙田镇胡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芝兰说。
三分种、七分管,要想油菜苗长得好,田间管理是关键。连日来,该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下沉生产一线,就油菜除草、灌水、追肥、病虫害防治等为村民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确保农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龙田镇主要引进油研早18和宝油早12,我们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比较适合这两个品种的油菜生长,而且它收得比较早,这样既不影响油菜丰收,也不影响来年的杂交水稻制种接茬种植。”龙田镇副镇长杨靖任介绍说。
为优化粮油生产结构,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龙田镇通过深入实施“稻+”轮作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杂交水稻制种+油菜”“优质稻+绿肥”等种植模式,以点带面,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8600亩,对实施稻油轮作项目的农户,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油菜收割后村民又回过头来继续种植水稻,让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变成群众的“增收田”,既鼓起了“钱袋子”,又丰富了“粮袋子”。
“现在搞这个粮油轮作,我们的土地可以多收一份钱,而且党委政府请了专业团队进行育苗、土地翻犁,全程还提供‘保姆式’技术服务。”正在给油菜松土施肥的胡家村村民夏胜树高兴地说,当了半辈子的农民,现在种庄稼是越来越科学、越来越规范化了,老百姓种地收入也越来越高了。
此外,龙田镇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的关键举措,今年全镇建设高标准农田1.7万亩,打造300亩以上优质油菜种植示范点4个,新修建机耕道3条、沟渠5465米、水坝3座,清理沟渠1.35万余米,为该镇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油菜绿叶铺满地,静候新春丰收时。截至目前,龙田镇已免费为2000余户农户发放油菜种子720公斤,集中育苗30亩,油菜种植8600亩,预计产量将达到250万公斤以上,总产值将达到800万元以上。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