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2月06日

再回九摆

○ 通讯员 张德冲

2022年11月,这是我今年第二次来到九摆苗寨,是因为十三年一度的九摆鼓藏节的缘故。我驱车西出台江,沿着320国道,驱车约半小时便到了排羊乡,再沿排羊乡驻地西行十来分钟的车程,一个两重飞檐的精致寨门横跨在排羊至西江的旅游公路上,门匾上的字显示出九摆苗寨就在眼前,一层层梯田似的木质吊脚楼从坡脚叠垒至半坡,呈现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依山而建的清代建筑风格。村寨的四周掩映着高大的乔木植被,苗家吊脚楼美人靠旁,几个身着苗族盛装的少女在摆拍,好一幅闲适宁静的山村民居图跃入我的眼帘。走近村委会旁,“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民族银饰艺术之乡”“国家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全省文明村”等荣誉和称号挂在村寨醒目的位置。

九摆村地理资源得天独厚,森林植被茂密葱茏,明清时期吊脚楼的建筑风格,悬山式的木质结构,独特的石砌屋基,它们依山而筑,错落有致,青山环绕、傍水依山,乌香河缓缓流淌经过寨脚,是我州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

九摆村由上寨、下寨、平寨三个自然寨组成,现有364户,1440人。九摆鼓楼,是当地苗族传统祭祀场所,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国内发现唯一留存至今的苗族独柱鼓楼。鼓楼旁古木参天,苍翠葱郁,极具历史文化韵味。鼓楼呈长方形,三重檐歇山顶屋面的木质结构,屋顶覆盖小青瓦,呈现出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

1990年中科院策划的电影《苗族的婚姻》,2007年反映我省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为主题的10集电视纪录片《远山晴朗》,就在九摆上寨鼓楼取景开拍。

九摆民族节庆浓郁独特,三年一次的“招龙节”、十三年一度的“鼓藏节”就是传统节日的代表。

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的支族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俗称吃鼓藏。鼓藏节为13年举办一次。九摆苗族往往是聚族而居,以血统宗族形成的地域组织“鼓社”为单位,赓续其生存发展的理念。“鼓”是祖先神灵的象征,所以鼓藏节的仪式活动都以“鼓”为核心来进行。

鼓藏的起源。据《苗族古歌》载,鼓藏节在夏王朝时期,有三苗国与夏王朝的战争中被解体的记载。相传人类祖先姜央过鼓藏节是为了祭祀创世的“蝴蝶妈妈”,“蝴蝶妈妈”是枫树生出来的,所以苗族崇拜枫树。用枫树做成的木鼓就成了祖宗安息的地方,祭祖便成了祭鼓。鼓藏节就是祭祀枫树和“蝴蝶妈妈”。

鼓藏的习俗。苗族在往西南迁徙过程中,仍然有过鼓藏节的习俗。苗族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于雷公山周边终于定居了下来,这之后,苗族人休养生息、安康稳定,这时鼓藏节开始盛行。

九摆鼓藏节主要仪式是召龙,是在十三年一度的虎年举行,仪式是由“鼓藏头”主持召龙仪式,然后全鼓社的男女老幼都到迎龙场的枫香神树脚下踩鼓,这样仪式就算结束。仪式结束后,大家散后回家迎接宾客,招待三亲六戚。随后的几天开展各种活动,有踩芦笙、打篮球、晚会、对歌等。由十二个鼓藏成员组成的活动组织,他们主要是集中商量、议事,决定鼓藏时间,组织群众选举产生“鼓藏头”,“鼓藏头”组织安排杀猪或杀牛祭祖等活动。九摆的鼓藏节活动以跳芦笙舞为主,一般3至9天,取单数。鼓藏节在虎年农历十月举行活动,整个活动期间来客如织,鞭炮声此起彼伏,整个九摆热闹非凡。

鼓藏的喻义。苗族古歌《枫木歌》记载,最早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有12头水龙、12条旱龙,主管水龙的是水牛,主管旱龙的是人。因为苗家人以农耕为主,因此苗家人招龙就是招水龙,招回水龙,就意味着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因此,鼓藏节既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向往,是苗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今年十一月,我有幸参加了九摆上寨举办的“鼓藏节”,鼓藏仪式庄重,庆典场面隆重,山村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给这个宁静而美丽的苗族村寨带来了震撼的场景。

从寨脚到寨顶的主干道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每一人的脖子上都挂有一条长长的红丝巾,弯曲的主干道上形成一条熙熙攘攘的红流。从村委会活动室往上设置了九道拦门酒,依次是:迎宾酒、感恩酒、和谐酒、富贵酒、吉祥酒、文明酒、幸福酒、团结酒、万福酒,九道拦门酒意味着九摆九九归一,吉祥安康。意味着九摆的“九”,“九”即“酒”,有了酒,就有了吉庆,吉庆意味着村寨的安宁祥和。每一道拦门酒有两位身着苗家盛装的美丽少女站在桌子两旁,手执牛角酒向每一位宾客敬酒。我注意到每一个牛角都系有一根细红布绳,红绳的另一端系在竹枝上,来访的宾客喝拦门酒时,不能用手接牛角,只要你的手一接牛角,手持拦门酒的少女就向上抬上竹枝,酒就会倒入你的口中,因此,你不能用手去碰触牛角,否则你就会喝下那一牛角的酒。

我说我是开车的,让我顺利通过了九道拦门酒的关卡。这次九摆鼓藏节只是山寨举办,其他的两个自然寨下寨和平寨都没有举办。站在九摆鼓楼往下看,九摆村的篮球场、平寨的篮球场和幼儿园的活动场地上都停满了小车,至少六七百辆小车。

我顺着铺满青石的马路走到海拔910米的九摆鼓楼旁,这也是九摆上寨鼓藏节举行重要仪式和活动的场所。篮球场和鼓楼就位于山脊上,四周有高大的枫香树、麻栎树、青冈树和竹林等,球场边上的风雨长廊和鼓楼矗立在山岗上,鼓楼上斑驳的痕迹,显现出鼓楼的沧桑历史。清朝乾隆年间,朝廷派兵武力开辟“苗疆六厅”,实施“改土归流”。九摆是进入雷公山的咽喉要道,地势十分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朝廷驱赶世居于此的九摆先民到周边居住,派军队进驻扼守九摆,以此镇压苗疆,切断台江与雷山、榕江、从江一带苗民的联系。到咸同年间,台拱苗族英雄张秀眉起义抗清,驻军逃离,被驱赶的九摆先民又搬回来居住。后张秀眉兵败,退守雷公山,九摆成了苗族农民起义军的联络、聚会据点,张秀眉曾在九摆鼓楼商议抗清大计。苗族起义失败后,朝廷征服苗疆,强行给苗民编户入籍,以汉族姓氏给苗家人命名。现在九摆一带老百姓称这里为“播丢”,意为汉人居住的山坡。站在鼓楼这里往下看可将九摆村一览无余,汩汩流淌的乌香河,“播丢”山脚的田野,鼓楼对面的群山,展现的是生态元素的修复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九摆优美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质的土壤资源,是九摆高原生态茶产业的理想首选地。这里有近三千余亩的高原生态茶和中药材基地,还有台江县最大的茶叶加工生产基地,年加工生产高原生态茶10万公斤。九摆的种植产业的发展,使得村里的集体经济积累多达16万元,固定资产258万元,集体山林资产500余万元,每年村民的劳务费收入就有七八十万元,还有一笔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可观收入。

九摆鼓藏节,不仅仅是一种祭祀先祖的庄重仪式,也不仅仅是村寨十三年一度的大庆典,更不仅仅是亲朋好友的一次聚会,它还是九摆生活富足、环境美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凸显,更是九摆一种感恩的体现、文明的外露、吉祥的期盼、团结的象征和万福的祝愿。

--> 2022-12-06 1 1 黔东南日报 c204202.html 1 再回九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