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2月08日

黄平千亩黄精管护忙

20多名务工群众正忙着给生长期的黄精除草施肥

本报讯(通讯员 林玉琴 蒋明芳) 近日,在黄平县新州镇小山坡林下黄精种植基地里,20多名务工群众正忙着给生长期的黄精除草、追肥,林下一片火热朝天的劳动景象。

“我从9月份就开始在这务工,每天可以挣100元钱。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我觉得很高兴。”在基地务工的潘大姐趁着暂时歇息的时候告诉笔者,在这干活的大部分都是邻村的妇女。国储林项目流转林地后,公司就带领农户在林下种植了黄精,群众不仅拿到了流转林地的钱,还能在基地务工,长期效益和短时收入都兼顾了,既能顾家还能挣钱,大家很满意。“钱袋子”鼓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洋溢了起来,林间的欢声笑语久久未散。

连日来,黄平县为抢抓秋冬种良机,及时做好黄精的后期抚育工作,全力组织1000余名务工群众对全县4000余亩林下黄精实施管护。

“黄平县种植的黄精品种多以进入药典的多花姜型甜黄精为主,属于多年生草本药材,生长周期较短、但管护工作相当重要,特别是林下种植的黄精,要定期进行除草、追肥,保障黄精的生长空间。项目实施以来,已有序解决临时就业120余人,16200人次,解决长期管理人员5人。”黄平县绿洲林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为提高林地经营效益,黄平县大力实施“国储林+N”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平台公司+企业+农户”的经营方式,在国储林林地里套种黄精,这样既不占用耕地,还能积极利用林地,真正将“青山”变成“金山”。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近年来,黄平县围绕“林上油茶,林下黄精”的发展目标,全力盘活沉睡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黄精作为黄平县主导林下中药材品种,有效实现林上保国储,林下生“黄金”,进一步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助力农户增收。

“当前,基地种植的黄精每亩可以收鲜品2000公斤,亩收益在30000元至50000元,基地3年后按照最低产量可以预计实现产值30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望着连排成片的黄精,黄平县绿洲林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高兴地算着“收益账”。

--> 2022-12-08 1 1 黔东南日报 c204552.html 1 黄平千亩黄精管护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