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龙云) 为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素质,优化队伍建设,近期,洗马河街道以党员教育为抓手,念好“学”“做”“常”三字诀,确保党员教育工作常态化、见实效。
夯实“学”的基础,内化于心。加强示范引领。充分发挥领学促学作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带头学精神。截至目前,组织学习专题党课56次。阵地前移,组织宣讲“集中学”。吸纳年轻干部、专家学者、老党员等优秀党员代表,组建志愿宣讲队,深入各村(社区)就最新讲话精神、最新政策文件进行集中宣讲。丰富载体,拓宽渠道。借助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党员交流群等网络云平台,推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相关评论、解读文章等,迅速传达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学习教育向广大党员渗透拓展,切实提高各村(社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根基。
立足“做”的实效,外化于行。建强党员志愿服务体系。对辖区党员全面摸排,按照年龄、职业、特长、爱好等要素,建立理论宣讲、医疗义诊、文艺汇演等志愿服务队伍。整合辖区资源,与黔东南州爱心义工联合会、黔东南州中医医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银行、黔东南州歌舞团等多家单位签订志愿服务协议。用活党员志愿服务平台。搭好在职党员志愿者服务平台,落实在职党员“双报到”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创文巩卫、社会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基层治理添力量。塑好党员志愿服务品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码上办”服务平台,认领和办理民生实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周三有约”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打造“网格微治理”“红管家”党建服务品牌,以实事践初心、以服务暖人心。
形成“常”的状态,固化于制。建立学习机制。将学习教育与街道中心工作融合推进,持续性开展专题学习、专题研讨,鼓励支持各村(社区)结合主题党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确保党组织书记每年集中培训学习达56个学时以上,普通党员每年集中培训学习达32学时以上。建立责任机制。将党员教育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任务来抓,积极构建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的格局,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常态化抓实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真正将培训成效转化为笃行实干的力量源泉。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督导机制,严格落实“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督查”制度,每季度定期通报各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对其中先进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推广,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