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2月11日

浅析情感教育在高中化学中的实施策略

○ 锦屏县三江中学 吴厚敏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及进步,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情感进行教育,情感教育属于新课程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实施标准,主要是指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及态度的培养。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意义重大,能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一、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时存在的问题

(一)化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意识比较淡薄

有些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认为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严密性,并且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非常紧,所以其在教学时就会一丝不苟地按照教学计划上课,尽量在每堂课上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化学知识,从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意识比较淡薄。

(二)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便是教师在黑板上讲课、书写知识点,学生在座位上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氛围下,只能通过简单的语言渗透情感教育,限制了情感教育的展开方式。如果教师忽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会降低情感教育的效果,导致高中化学课堂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 创造优良的教学情境

学生处于一个宽松、有趣的教学情境之中,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把教学内容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来创造情境教学,让学生融入教学中,并引导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有一个直观而切身的把握和认识,从而将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激发出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学习中。例如,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有联系的问题:“晓明妈妈在清洗暖水壶的时候,发现底部和周围内部全部都是水垢,然后她倒了一些醋到瓶子里,此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通过这种问题的抛出,来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学习的实用性,增加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促使学生更加投入化学的学习中。

(二)用具有美感的化学实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情感

化学实验是教师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操作大量的化学实验,观看真实的化学反应现象,从而利用化学实验的美感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情感。例如,多数教师在教学时都会组织学生操作氨和氯化氢反应的实验,如果教师选用一个圆筒形、透明的花瓶,再将浓盐酸均匀地涂抹在花瓶的内壁,在花瓶中放入一朵颜色鲜艳的花,最后教师再按照传统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当产生大量白烟时,就能为学生创设出“雾里看花”的神奇景观,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的魅力,从而对其他化学实验充满了操作兴趣。

(三)运用认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育

在实际的化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足够的认知洞察力,能够在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或者情感动力出现问题时,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情趣的增加来调节学生的情感。例如,在讲授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时,老师可通过提炼、浓缩、联想的办法,让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与还原等各种概念让学生有着更加直观的学习和理解,并让学生对这种抽象知识的难点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梳理,而且还能体现一定的有趣性。

(四)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为了不断加强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和融合,高中化学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来减少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对化学的学习有一个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例如,在学习“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原子晶体”的部分时,老师要根据课堂上学生对共价键的特性、实质以及分类的认识理解程度进行分层教学,才能使所有学生都有收获。

总之,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重大,它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 2022-12-11 1 1 黔东南日报 c204883.html 1 浅析情感教育在高中化学中的实施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