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2月12日

浅议英语教师正确的情感观

○ 镇远中学校 尹湘江

成功的英语教师必须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工程师。他不仅要兴趣广泛、视野开阔、胸怀博大、知识渊博,而且要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气质。面对学生时,他应该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和情感态度,乐于与学生交往,来获得真情。教学中应该深入观察、细心分辨,敏感、准确、及时地做出自己应有的情感应对,从而以情感感染学生,促其获取丰富的新知。

一、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工作的情感内涵

情感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是人们的内在动因。它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推动、调节、强化等功能。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和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了愉快的气氛。学生会感到教师亲切可信,上课时遇到困难也就不怕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说话的语气能够起到给学生提供安全感、减少学生焦虑、激发学生兴趣的功能。教师只有做到了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其所教的学科,更加尊重教师的教学,切切实实做到“亲其师,信其言”。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父母对子女的爱,这种爱是一种高尚无私的情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爱。因此,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都看成一个个“正在成长的生命”,感受到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光荣,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善于与他们交朋友,和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沟通,成为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和引路人。

二、英语教师对待学生的情感要求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发学生的兴趣。英语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和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学生善良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与情操,就应该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这是情感教育赖以实施的基础。尤其对中小学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远未成熟定型,教师只有怀着一颗关切的爱心去接触学生,才可能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以真情的爱心去滋润学生,这样才可能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为情感的升华打下基础。教师以真挚的爱心对待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智力。反过来,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了爱的满足之后,就会更加尊敬与信任教师。

三、英语教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情感态度

英语教师对待优生和差生要公正,一视同行。在平时的实际英语教学中,我们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性格也各不相同。有的胆大随意,有的羞涩胆小,有的善于与人交流,有的羞于与人交往。歌德说过:“在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协调的。”学生的差异是一个必然存在。但是,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效果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过分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忽略另一部分学生,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并极容易给忽略的另一部分学生带来心理障碍,导致不良后果。英语教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人而异。在日常教学中应允许他们有不同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结果。对他们学习英语中的语言错误,教师不要看得过分严重,应鼓励学生,多肯定他们的语言进步。与其让学生讲一句十分正确的话,不如让他们讲十句带有小错误的话。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使其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作为教师也只有多鼓励多肯定他们的进步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教师的情感调控

教师的情感具有调控功能。其调控范围及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情绪修养和个性品格。首先,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心境,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乐观态度。这无疑使学生求知,奋进,生机盎然。为此,需要教师具有自信乐观的精神面貌,注重个人的情操陶冶。其次,教师应加强个性修养,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以感染学生。一份调查表明,学生喜欢的教师应具备的个性特征是:幽默博学,热情坦率,真诚公平,言行一致,待人宽容,开朗乐观,富于同情心,善于体贴学生等。最后,教师要提高情绪涵养,使自己在教学中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态势和情感势能。教师一旦走进课堂,就要把一切忧愁烦恼置之于脑后,在教学中表现出目的明确、胸有成竹、精力充沛、良好的形象。

--> 2022-12-12 1 1 黔东南日报 c205052.html 1 浅议英语教师正确的情感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