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琳) 虽说冬月已至,但在岑巩县平庄镇石门坎村仍能看到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的景色。随意走进一农户家,只见小院整洁有序、生机盎然,开满了红色、黄色的菊花,与周边的树木、竹林相映成趣,俨然一幅归隐山林的风景画,令人驻足,流连忘返。
小院的主人名叫杨国顺,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忙着招呼院里的这些“宝贝”。“我年纪大了,又做不了重活,每天没事就给这些花松松土、修修枝、浇浇水。”老人笑着向我们介绍花园的由来,之前院子多是用来堆放杂物的,后来村里经常来做“美丽庭院”建设宣传,儿媳妇又是村里保洁员,于是就率先给院子打理出来,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花,一年四季花开不间断。
石门坎村抢抓全国卫生乡镇契机,从环境卫生上提质升级,启动“美丽庭院”建设。通过打造有影响力、有特色点、融入文化涵养的“美丽庭院”示范户、示范点,以点带面,以家庭“小美”延伸到村寨“大美”,从而全面提升乡村风貌成为“颜值”村。
“我们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一部署,大力宣传以‘人美、庭美、室美、厨厕美、村庄美’为主要内容的‘五美’创建要求,着力打造一批、选树一批颜值和内涵并存的农家庭院,更好地示范引领带动全村。”石门坎村党支部书记周水祥介绍说。
为更好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建美丽庭院、扮靓美丽乡村,石门坎村通过全村台账认真调研分析,充分发挥妇女、老人等群众在美化庭院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文明立家、勤俭持家、和睦安家、和谐兴家的生活方式,让家风、乡风、民风建设深度融合。
同时,为进一步调动村民参与庭院美化和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该村还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环境卫生评比机制,成立“道德银行”,按照积分制度,每户60分为基础积分,明确30项加分项和29项扣分项,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树立文明新风。
清理庭院、侍弄花草,是村民周国顺和吴兰英每天的“必修课”,他们积极乐观生活,是村里“美丽庭院”的示范户,像他们一样的示范户在平庄镇还有112户。2021年,平庄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通过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吸纳镇村干部、党员、保洁员、群众等志愿者216名,定时在全镇域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
“我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格局,将农家庭院美化纳入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专项行动,坚持全域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户、示范组、示范村。不断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加强农村地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营造‘人人参与、家家行动、户户受益’的良好氛围。让‘美丽庭院’建设既有里也有面,成为美丽平庄的新名片。”平庄镇党委副书记杨波说道。
据悉,平庄镇竭力通过打造石门坎村这样的“美丽庭院”新样板,连片带动周边村,助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向高质量迈进,推动乡村振兴“里子工程”走深走实,绘制出一幅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