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2月13日

锦屏县:

“三向发力”强化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 (通讯员 龙见松) 近年来,锦屏县紧扣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聚焦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推动乡村治理,切实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党建引领。明确提升村(社区)干部待遇、教育培训等保障措施。今年来,整合资金90.7万元,全面巩固全县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把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成集便民服务、群众议事、党员教育、化解纠纷、文体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着力实现全县115个村(社区)党群服务平台达标提质。通过实施村(社区)干部“政治素质提升、业务水平提升、谋划落实能力提升、服务发展效果提升、储备‘双提升’”的“五项提升”工程,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8期3140人,帮助解决部分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偏低的问题;建立“N+1”的传帮带培养机制,帮助解决新上任村干部业务不熟悉、工作打不开局面等问题。

聚焦产业兴旺,拓宽发展路径。坚持多措并举谋产业、兴产业,做活产业发展文章,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锦屏杉木资源优势,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建设,通过组建村级劳务公司,争取国储林劳务分包项目方式,按照劳务分包利润占比10%比例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全县11个乡镇预计创收3.26亿元,进一步了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聚焦该县“一种(石斛)一养(鹅)”2个特色主导产业,推行“强村带弱村”“东部乡镇带西部乡镇”的发展经济模式,进一步补齐、延伸产业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四联双增”(党组织联经济组织、经济组织联特色产业、特色产业联家庭经济、家庭经济联保险金融)为抓手,落实县级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包保集体经济薄弱村和村集体合作社机制,探索推行家庭农场主、党员和村级后备力量“三向”培养机制,鼓励党员领办家庭农场,培育了杨函江等致富带头人162名,涌现了“函江家庭农场”等一批生产集约、效益明显、示范性强的家庭农场46个,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完善治理机制,破解治理难题。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通过“三向发力”,引领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基层共建共治,构建基层治理的新格局。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构建“党组织+群团组织+寨管委+自治组织+党员+群众”的组织体系,全面实施并创建“寨管委”140个,推动与“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化治理模式有机融合,探索实施城县党建引领强基“六项工程”,实现基层治理体系系统性重塑。坚持基层治理群众主体地位,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一约四会三榜”治理模式,建立健全“合约管理”机制,出台了《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全面规范村级和村干部管理,高效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制度,逐步实现基层治理制度化、规范化。以家风家训建设为抓手,大力弘扬锦屏文书中“生态、法治、诚信、和谐”等传统文化精神,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实施“文明积分”治理模式,全县涌现出了平略镇平敖村“四事管理”和隆里乡华寨村“荣誉积分超县”为工作载体的文明乡风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抢占了精神文明的高地,持续引导村民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风气。

--> 2022-12-13 锦屏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05146.html 1 “三向发力”强化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