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十六中学 吴 沙
合唱是人声的和谐交响,音准问题是合唱教学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合唱艺术技巧的基本要求。因此,开展合唱练习,要通过多种类型曲目以及各类发声、视唱练耳练习,日常开展练耳测试,保存每次的练习材料,才能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音准能力。下面笔者仅以鸭塘中学教育集团合唱团的合唱练习为例。
一、概念界定
(一)合唱。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它要求各声部高度统一、和谐,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二)音准。歌唱和乐器演奏时发出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为音准,属于音乐素养的能力之一。合唱音准不仅要从横向去感受音乐,还应该从纵向、立体、多层次的角度去聆听和声色彩。
二、 掌握有效方法, 加强合唱音准
(一)循序渐进训练音高
要想唱得准,先要听得懂。因此,教师需要对合唱团学生进行音高的训练。这个训练需要循序渐进,可先听单音,从音阶入手, 逐渐训练其听辨能力。 例如在练习十二个半音上、下行的唱名时,先随钢琴进行练习,再去掉钢琴进行检查, 直到能独立唱准为止。这样坚持训练,就可以解决半音音准问题。在音准训练中还可以采用柯达伊的手势引导团员唱音阶,左右手交替使用做音程与和弦的练习,之后再进行大跨度音程的训练。这样可以使团员们的纵向和声立体感得到培养, 使他们对音乐有更加明晰的感受,从而使多声部合唱的听辨和演唱能力得到提高。
(二)科学方法训练发声
练声是发声歌唱的重要基础训练,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的发声练习也是不同的。吴灵芬老师在她的 《指挥课堂教学》一文中说:“气息的支持不够, 歌唱位置不够高,换声点上没有及早注意和准备,呼吸换气的过程安排不恰当都会造成音准的困难。” 因此,应该格外重视每次练声。练声初期,可以选择 “o”“u” 等元音进行练习,因为元音相对圆润,口腔内能自然形成练声所需要的空间,喉咙发声的基本状态也易于保持,这样能更快更有效地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之后再做一些连顿、强弱、快慢等相结合的练习。 此外,还要注意情感的发挥, 要经常提醒学生把眉毛扬起来,把面部肌肉调动起来,要微笑着唱歌,这对保证音准也是很重要的。
(三)巧用“轻”“清”训练唱法
轻声唱法可以避免由于气息过多地冲击声带而带来的损伤,克服低音区位置垮下来的毛病,培养内在听觉。所以教师可以要求合唱团学生采用打呵欠等方式进行放松练习,然后通过有支撑感的气息轻轻地将声音推送到更高的位置上。因为轻声歌唱,才为 “听” 创造了条件。在轻唱的同时,需要去聆听自己的声音、其他声部的声音,从而使各声部的音准在听辨中得到修正,在修正中得到融合。培养合唱团学生驾驭音准的能力,“清唱” 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训练策略。在平时训练中,指挥要定期安排考核,让每位合唱团学生清唱各自的声部旋律,其他成员听辨其演唱的音准情况,教师及时调控,并准确范唱,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四)引导 “弱唱” 升降记号
对新歌曲中的难点,特别是有升降号的部分,一定要在家多练。所谓多练,不是一次次重复,有时把错误的地方唱 “熟”,反而难改。教师要要求学生学会跟上身边或本声部的音,兼听其他声部的声音,当发现自己唱不准时, 宁可空过不唱。课后,教师应指出其不足之处,及时辅导, 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永远记住吴灵芬老师所说的:凡有升降号时都要弱唱,要唱出感情色彩。
三、乐器辅助练习合唱音准
在进行合唱教学时,音准的问题会随时出现,教师应该及时地予以指出和纠正,当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音准偏高或偏低时,就需要一种乐器来进行纠正,例如钢琴就是一种保障音准的好办法。首先,对于合唱歌曲的音阶,要争取多通过钢琴练习。每次或者上升或者降小二度,要边唱边弹,对每个音的把握都要非常准。练习的过程中,无论是从高音到低音,还是从低音到高音,都要多练习几遍,熟练掌握。其次,可以在钢琴的帮助下用自己的耳朵反复听不同音程发出的不同声音。人的听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得以提升的,这也是合唱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通过训练学生反复听不同音程的声音,他们的听力会逐渐地得以提升,对提高音准有着很大的帮助。总之,应该通过多听和多唱的方法,慢慢训练学生的耳朵。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做到在无乐器时也能把各音程唱得很纯很准。
四、在练声中加强学生的抗干扰能力
在合唱练习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如果进行单声部练习,一般的学生音准都是比较好的,但是,一旦合在一起唱,那唱非主旋律的声部(往往是低声部)容易边唱边跟主旋律走,这就是学生合唱中抗干扰能力差。教师在指导合唱团学生练声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如有时先让大家唱一个和弦,然后又在钢琴上弹一非和弦,之后再叫大家找原和弦。
音准是合唱教学的基础,是合唱发挥自己独特魅力的基石。但是好的合唱音准需要经过长期、系统的学习才能获得,只有把握影响音准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生动有效、灵活恰当的方法解决才能达到人声和谐交响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