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宰便镇中心幼儿园 秦柳英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多年,感觉到这份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教师除了教会幼儿的吃喝拉撒起居,使他们快乐地在园里活动外,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我们的一个首要任务。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紧这个时期努力发展幼儿的语言,使他们在入小学前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受益终生。如何把握住这一关键时期,使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迅速发展呢?下面谈谈自己在幼教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一、教师要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幼儿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幼儿对语言的学习与所处周围现实的人、物及自然与社会现象紧密相关,通过感官的感知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学习。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积极性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活泼的语言学习环境,使他们想说、敢说、愿说。
二、教师可用一个字组成一个词,或用一个词组成一句话来训练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以一个字词为扩散点,做组词造句的训练。教师经常用一些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字来组词造句既可增加幼儿的知识,又起到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例如利用卡片教学时,出示“电”字卡片,请小朋友给“电”字找朋友,并比赛“看谁找的朋友多”。孩子们积极动脑迅速举起小手,眼巴巴地盼着老师叫他回答。电灯、电话、电视机、电脑,我家买了一台彩电、妈妈带我看电影……幼儿的语言就这样表达出来了。这种口头造句是口语练习最简单的形式,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步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幼儿的怨言表达能力就得到培养了。
三、教师可通过谈话、讲述的形式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这一点就是不能只让能力强的幼儿讲话,应该注意调动所有幼儿的谈话积极性,特别注意帮助胆子小、能力差的幼儿能站起来大胆发言。开始可以先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以培养自信心,逐渐提高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全班幼儿的言语水平,培养他们喜欢说话,愿意和别人交谈,坚持用语言(不是手势或表情)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发展其讲话的积极性。在发现幼儿在表达上有困难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帮助。常与幼儿谈话,从而培养幼儿能在交谈过程中互相补充内容,能围绕一定题目,用词正确,词语搭配恰当,使用复合句时能正确用连接词做到条理清楚,前后连贯,使幼儿谈话生动有趣,尽量把要讲的事叙述完整。
四、家庭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不可或缺的地方
教师要与家长充分沟通,重视与孩子的语言交流,家长和老师需要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家长和孩子在一起,要多多交流,模仿孩子的口吻,让孩子产生亲近感与认同感。看到家里的物件可以随时随地对话,重复物品名,认识颜色、大小,知道它们的用途。通过看故事书、编故事、提问题,并配以简单的动作,帮助孩子增加知识,增强语言能力。孩子对颜色的感知较早,可以让他们感知和区分颜色,会识别并用语言表达出物品的颜色。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幼儿进行口语交际,如经常带孩子走亲访友、让孩子去附近小卖部购物、经常邀请“大朋友、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条件,让孩子有所进步。儿童早期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需要孩子的父母和教师共同努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