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廖成舟) 今年以来,丹寨县以省政府系统“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年为契机,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提升、作风转变大提升、基层减负大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提升服务企业能力、自我革新能力、服务群众能力,推动干部服务提质增效。
建立“三项制度”,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创新建立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全程代办员和部门首席领办员“两员”工作制度,明确代办员向企业免费提供全程代办服务,领办员负责本单位行政审批事项领办,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唱响“丹代办”政务服务品牌,切实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为94家重点企业配备全程代办员89名,为涉及具有行政审批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39家部门明确首席领办员39名,各代办员共为企业代办事项126件次,首席领办员共为19家企业在企业落地等方面办理事项28件。
创新“三类举措”,推动作风转变大提升。建立“主政课”制度,定期由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在县委常委会会议上围绕“四新”“四化”、高质量发展、项目申报等内容和各自领域专业知识进行30分钟以内的授课,课后由参会人员对授课人从政治站位、政策业务、讲授方法、授课效果等方面进行不记名评分并在会议上通报,通过讲透上级精神、讲清目标任务、讲准工作措施,提升领导干部能力水平和工作本领,更好履职尽责。今年以来,开展“主政课”26期。建立县委常委“1+N”党建联系工作机制,明确县委常委联系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合作社等,每年到联系点实地调研指导工作3次以上,至少解决2个以上实际问题,形成常态化深入基层听心声、听建议、接诉求、解难题。明确每月15日、16日为“敲门行动”走访日,深入开展全县党政机关“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活动和“敲门行动”,选派829名干部组成驻寨工作到基层一线参与疫情防控、隐患排查、矛盾化解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县13名常委联系163个联系点。
抓实“三个关键”,推动基层减负大提升。每两月执行一次“无会周”,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篇幅。采取合并套开、视频会议、现场会等方式压减会议数量,通过会前把好材料关、会中强化会风会纪监督、会后通报确保会议质量,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用在抓落实上。大力整顿乡镇(街道)、村(社区)材料报表多头报送、重复报送等乱象,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由县统计局牵头,搜集各单位、各乡镇(街道)需要填报的各种报表进行汇总,按照应统尽统、科学规范的原则,着力推进基础信息统计“多网融合、多格合一”,创新基层统计报送“一张表”机制,从源头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提升数据采集的效率。
今年以来,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类重复报送材料同比减少47%。整合督查检查。整合县委县政府督查力量,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县委县政府督查督办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常规督查、专项督查、作风督查三个工作组,从县委办、政府办、纪委监委及相关县直部门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统筹开展全县各类督查检查工作,在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能够得到有力有效落实的同时,减少重复督查、多头检查等情况,最大限度为基层减轻负担。2022年县级开展的各类督查检查同比减少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