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三棵树小学 李菊英
英语是基础性学科,以前进入初中阶段,才开始学习,推行课改之后,英语被引入了小学阶段,从此以后,英语教学开启了“从娃娃抓起”的模式。
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科,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英语自然不能例外。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从事英语教学以来,一直在反复琢磨这个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接下来,本人就一些经验进行分享,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第一,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学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只有教师有了高度的责任感,才去认真进行探索,去尝试,才会去寻找好的方法解决问题,解决困难,持之以恒,让学生学会、学好。
责任感说到底,就是一个态度的问题,严肃认真的态度,是处理好一切事务的基础。
第二,做好“差异化”教学
每个班有几十个同学,大家的基础不一样,接受能力不一样,自然英语成绩也就不一样。
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教师不注意对基础差、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引导,英语学科他们会兴趣全无,逐渐地,这个学科就成了讨厌甚至想放弃的学科。
对于这些问题,笔者的做法是,开展“差异化”教学。这里所说的“差异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定论的。意思就是,学生的基础不同,教学的要求、采用的方法等,也就不一样。
实施“差异化”教学,首先可以兼顾到那些基础差、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只要教师抓得紧,就可以保证班级英语整体成绩的平稳,而不至于出现极大的悬殊和分化。
其次,可以让那些基础差的同学感觉到老师在帮助他们,让他们能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差异化”教学的做法是,对于成绩比较好的,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指导他们在难点上有突破,不断实现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
对于英语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要求就相对低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会写和认识单词,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知道中文的意思。
只要做到让他们对英语单词不陌生,对基础性语句不陌生,很多问题相对就好解决了。
实施“差异化”教学,尽量争取到学生家长的支持,那就更加完美了。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同学,尤其如此。在这个问题上,笔者长期以来注重与家长进行沟通,并给他们也布置“家庭作业”,每天监督自己的孩子读写当天的英语单词和至少朗读一遍课文。很多家长都非常配合。
如果教师尽力了,家长却开了“天窗”,差异化教学的效果肯定会打折扣,这是毋庸置疑的。
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策略,还要把握一个相对平衡的原则,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多花些心思,尤其是开始的时候。当然,也不能“冷落”了那些成绩好、基础好的学生。
此外,实施“差异化”教学时,还可以鼓励基础好的同学带动基础差的同学,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结为英语学习的“帮扶对子”,促进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并促进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的形成。
第三,将教学融入现实生活之中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使用的都是说方言、民族语言和普通话。那么如何让教学融入生活,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引导学生做有心人,注意观察生活,用现实生活中的英语现象,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例如,学生过路时,有车辆从身边穿过,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快速把车牌号念出来。同样,农贸市场的各种水果,都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说出它们的名字。
其次,教师要开展好英语情境教学。什么是情境教学呢?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设置一定的情境,辅助教学,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印象。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设计,往往要求贴近生活,也可以说是学生平时生活的情境再现,这样似曾相识的感觉,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情境设计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现实中的生活事例,也可以是生活中出现过的实物实景……需要设计什么样的场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的原则,就是把学生带入现实生活场景中,活跃课堂,提升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四,适当开展一些英语小活动
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开展英语小活动,不仅有助于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愉悦身心,拓宽视野,还会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笔者经常开展的英语小活动有:英语口语比赛,训练学生的会话交流能力;英语听力比赛,训练学生的听写能力;英语书法比赛,鼓励学生工整地书写英语单词和句子……
有时候,也可以让学生来策划一些小活动,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的策划能力,也能提升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每次活动举办,可以设置小小的奖品,奖励给取胜的同学。
当然,推出英语教学活动,必须要把握住一些原则,首先是能够对学生学习有帮助;其次,适当举行,太多太少,都不好,教师要把握好;再次,注意“平衡”,英语教学活动,面向全班同学举行,广泛参与,切记不能办成英语尖子生的“专利”,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
以上,就是笔者提升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分享。总而言之,要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方法是很多的,需要教师去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