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路路
冬日的一缕温暖的阳光透过飘在空中的一两朵薄云,穿过树枝投下斑斑点点,风儿摩挲着树叶沙沙作响。枯黄的叶儿从枝头飘下,露出灰黑色的枝桠,只差白雪的点缀。而在施秉召开的全州融媒体通讯员培训会上,却处处涌动着浓郁的学习热潮,洋溢着奋进的时代激情。
12月12日,2022年全州融媒通讯员培训会暨“深化‘走转改’走进施秉”主题采访活动在水墨云山·中国漂城施秉县举行。州纪委监委、州人大办、州政府办、州政协办等州直相关单位及各县市优秀骨干通讯员134人参加培训。
大咖云集,助跑“知识充电”
今年培训会在以往做法基础上,对业务学习做“加法”,对繁文缛节做“减法”,安排紧凑、专家云集、干货满满。培训邀请到了央视总台贵州总站、贵州广播电视台、州融媒体中心的“大咖”老师,围绕“融媒体时代舆论变革与新闻策划、新闻视频产品制作、做好新时期黔东南新闻宣传工作”等实用技巧等内容进行授课,参训学员认真汲取理论知识,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使得培训教学取得显著效果。
央视总台贵州总站记者陈春晓老师就“融媒时代,聊聊我们‘共同空间’”这个主题,她表示要写好新闻,最根本的,就是要从心里热爱这份事业,这也是写好新闻稿件的前提。新闻写作的技巧有很多,不管怎样,新闻都应该用事实说话,只有用事实支撑的新闻才是可信的、有价值的;积极观察身边事物,思索背后隐藏的新闻点,勤于思索、工于动笔,多看多写才能下笔如神,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
贵州广播电视台吴唐老师围绕“新闻视频产品制作”通过众多的新闻视频作品,解析了全媒体时代新闻制作的几大要点,并详细介绍了加强新闻制作的素养和方法。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赢得了学员一致好评。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副总编辑、高级记者李田清老师在培训上,他主要从“什么是新闻策划?新闻策划与获奖新闻写作应把握的几个关键‘度’”这两方面为主题,结合亲身经历的黔东南本地的热点新闻案例的策划,与参训学员分享了全媒体时代关于新闻创意策划的心得体会,为学员们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和社团活动中收集新闻写作素材,提高新闻采访、写作技巧等内容。
“以关键镜头+图片+故事+人物等关键要素,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杨丕勇老师通过观察和分析优秀新闻作品,对“锦绣黔东南”系列作品进行了解析,让大家切实领略了新闻联动创新的神奇魅力。
课堂上,一句句真知灼见和一页页培训课件,为大家标出了坐标、指明了路径、注入了动力。
实训采访,锤炼“作战能力”
12月14日,培训中心组织参训学员到世界自然遗产地云台山、上氵舞 阳景区、甘溪乡高碑村等地进行实地采访,扎实提升参训学员新闻策划和写作业务能力。
“近几年来,我们积极发展壮大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带动群众稳定增收,2018年就成为施秉县乡村振兴建设试点的成功典范,通过发展产业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高碑村党支部书记孙兴红高兴地为记者们介绍道,相关数据让大家频频感叹这里“景美事更美”。
村民吴寿银对记者说:“高碑村曾是‘门前没有硬化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但如今的高碑村焕然一新,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文化广场、议事长廊、连心桥、旅游码头、停车场等一大批公共基础设施都得以建成。”
采访中,大家每到一处采访点,都要拿出采访本,认真记录采访对象的每一句话。
“这几年来,我们高碑村的变化也相当大,你看,以前我们这里没通公路,现在水泥公路通到家门口了,家家户户变得漂漂亮亮的,我们确实要感谢党和政府近几年来对农村的大力支持。”村民张天丰笑着对记者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通讯员培训,不仅授课内容都是干货、很具针对性,更注重实战操练,大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现学现用。
思想碰撞,力挑“千钧之担”
“通过此次全州融媒通讯员培训会和主题采访实践,收获颇多,思想观念有了新转变,理论认知有了新提升,工作思路有了新拓展。只有不断提升消防宣传人员的‘四力’,才能使消防宣传有高度、有温度,使更多群众了解、关注、支持消防。我们要使消防宣传接地气、有生气、冒热气,才能讲好黔东南消防故事,为营造全州高质量发展良好氛围添上一抹靓丽的火焰蓝。”黔东南州消防支队通讯员黄辉对记者感慨道。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都是我们宣传工作急需的‘干货’和‘硬货’,既有针对性,又有操作性。”锦屏融媒体中心通讯员姜佳信感觉收获颇多。
州民宗委的通讯员唐溧璘在培训结束后对记者说:“我是去年新进人员,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对宣传工作有了更多认识,也对未来工作充满信心。”
州融媒体中心参训学员石世艳听了讲座,收获满满。“做好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担当作为、开拓进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营造推进黔东南新闻宣传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为讲好黔东南故事、传播黔东南声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员们的笔记本上,心得体会、通讯要点、目标建议写满了一页又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