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梦 吴昌连 戴正国 杨家孟 )黔山贵地出好茶。在黔东南,茶不仅可以喝还能吃,寒冷的天气里,吃上一碗侗家油茶,暖身又暖胃。
“坐品初冬味,最欣一碗茶”。一碗热腾腾的侗家油茶,让寒意弥漫的剑河县磻溪镇化敖村热闹起来,村民王成秋和姐妹们正相邀着一起摘茶叶、炒米、煮油茶。冬天,在高山田野自由生长的黔茶散发着“鲜”的气息,为这一碗油茶增香添色。
侗家油茶是侗族极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之一,茶与主食的结合,搅动味蕾,成就了一番美味,留下了一方特色。煮茶的技艺也深深地融入了侗家人的生活之中。
“每个月初一我们家家户户煮油茶,逢年过节更不用说了,每家每户都要煮来敬老人、祖宗,而且家家户户都喜欢吃。”化敖村村民王成秋表示,侗家人吃油茶吃的不仅是特色,还是一种情怀。
煮油茶所需的主要原料有茶叶、大米、黄豆等。先将大米炒制焦黄,拌上猪油或茶油继续翻炒,再加水和茶叶反复炖煮至米粒软烂成糊,最后加入由生糯米下锅油爆而成的米花,才算完成。
其间,也可放入红薯、玉米粒、灰碱粑、糯米粉团等,让口感更加丰富。煮好一锅油茶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茶、米、油和各种食材的巧妙结合,激发出独特的味觉体验,让人垂涎欲滴。
“吃起来苦凉苦凉的,有养胃的作用。”侗族大姐彭小凡说,人生百味,莫过于一碗油茶香。特别是冬天,吃上一碗,太舒服了,暖胃也暖心。
侗族油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社交礼仪和饮食文化都沉淀在这一碗碗浓香的油茶里,透着满满的人情味儿。它也是侗族人走门串户,迎宾待客必备的一道特色美食,成了一代代侗家人心里挥之不去的家乡味、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