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2月21日

试论小学数学合作课堂的构建

○ 锦屏县偶里民族小学 李贵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课堂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路径之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该多加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汲取知识,从而体会到团体精神的重要性。

一、利用合作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小学生处于活泼好玩的时期,各个方面发育不成熟,对外界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世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好好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利用小组合作模式来组织学生集体学习,当学生感受到浓烈的学习氛围之后,会专注自己,由此对数学合作课堂产生兴趣。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先带领学生复习口算方法的过程。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懒羊羊要去旅游,可以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图片)教师以学生喜爱的动画片中的人物懒羊羊创设情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之后进行问题式教学:懒羊羊出发时给灰太狼看见了,于是灰太狼去追懒羊羊,灰太狼骑自行车追,1小时约行16千米;懒羊羊坐在特快列车上,1小时约行160千米,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么列式?如何计算?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讨论,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小组集体讨论,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由于学生之后要在小组讨论中发言,所以会积极阅读课本,并且因为小组合作环节而感到新鲜,从而对本节课产生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归纳能力。

二、利用合作课堂引导学生参与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利用小组学习模式开展一些计算问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通过小组知识问答的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具体的了解,让学生在竞答的环节中加快自己大脑的运转,积极地参与到计算的过程中,勇于回答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有了一定的掌握,教师为学生开展小组竞答环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教师为学生设置连连看的比赛活动,给出学生几组互相对应的数字让学生比赛,用时短并且准确的小组获胜。教师在竞赛中设置关于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小数乘法积的小数点的定位、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除法中的应用。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竞赛中进一步发展自身的数感。教师鼓励其他学生在课堂中计算比赛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发现问题的小组或是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同时也可以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从而构建一个公平公正、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促使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学、算式后面规律的习惯。

三、利用合作课堂促进学生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会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生思想碰撞,并且不断地汲取他人的学习经验。合作课堂改善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主动进入探究状态,呈现出自己的长处,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各司其职,促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以提升。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们探索活动,让学生合作进行“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的活动,发现并且验证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促进学生参与到探究中,学生更加理解知识点,能够依据特征准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教材和新课标的精神,教师结合了学生喜欢交流的环节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合作课堂建构了知识、提高了语言能力,也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促进自己和学生共同进步,不断地总结问题,开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不断地提高合作团结意识和思维逻辑能力。

--> 2022-12-21 1 1 黔东南日报 c205682.html 1 试论小学数学合作课堂的构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