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屏县三江中学 龙 鑫
当今社会,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化对民间文化形成强烈的冲击。高中生已越来越缺乏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了解,而苗侗地区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整个文化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做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美术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传承民间美术,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前世今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苗族侗族同胞为主聚居的地区,这里有着独特的民间文化生态体系。笔者从小对本地区的民间美术有着浓厚兴趣,走上美术教育岗位后,一心研究本地区民间美术。从小被这块土地滋养、哺育长大,更是倍感责任重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苗侗地区民间美术与高中美术教育相融合,实现把民间美术保护、传承、发展起来。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得出以下粗浅的看法。
一、苗侗地区民间美术与高中美术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精神价值的认同感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内容,在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美术素质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苗侗地区民族精神价值的认同,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使命感。让苗侗地区学生了解本民族特点,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使得各民族特色文化得以完整保存。遵循契合学生生活经验原则,苗侗地区民间美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校高中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的运用效率,这对于提高本地学生提高本土艺术认同感及美术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
对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民间美术、苗侗文化置入的研究,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具有地区特色民间美术的教学内容,并引入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丰富生动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美术课的热爱。教师教学中设计一些具有民俗特色的教学课程,如利用隆里古城民间美术特色,指导动手创作花脸画图谱、制作草龙等课程,可以大大加强学生动手制作能力,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既具有知识性又充满乐趣。
(三)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有利于苗侗地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
在这个经济、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被淡化。很多民间美术,如服饰、银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苗侗地区民间美术急需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目前民族传统技艺大多集中在中老年人身上,年轻人受到外界影响,不愿留在乡村从事民间工艺。这种状况导致了民间美术濒危、艺术品位不高。面临这种局面,作为地方高中美术教师,有必要考虑把苗侗地区民间美术融合到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把苗侗地区民间美术在美术课堂上实施,培养苗侗地区民间美术传承人, 保护好民间美术、民族文化, 使苗侗区民间美术独树一帜。
二、苗侗地区民间美术与高中美术教育融合的实践措施
(一)新课改与苗侗地区民间美术契合,利用地方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积极利用苗侗地区民间美术开发高中美术课程资源,将其课程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是苗侗地区美术学科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收集相关资料做好校本教材的研发,做出符合本土学生学情的校本教材,对可用于教学的苗侗地区的民间美术进行筛选,寻找民间美术与高中美术教学契合点,实现苗侗地区民间美术与高中美术教育的完美统一。
(二)把苗侗地区民间美术有效合理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中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把民间美术渗入课堂,如隆里花脸龙脸谱绘画、苗族侗族刺绣、苗族侗族银饰图案。开展“民俗文化进课堂”教学实践,让学生逐步了解花脸龙脸谱绘画、苗侗族刺绣、苗侗族银饰的艺术底蕴,学会画传统民间美术,并能创作新作品。通过课堂教学渗透民间美术,使学生走进民间美术,感受民间美术魅力,同时拉近学生与民间美术的距离,从而提高整体美术素养。
(三)开展校园活动,把苗侗地区民间美术引进校园
学校开展苗侗地区相关特色活动,只有学生具体地参与其中,才能深入体会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例如在学校开展的艺术节活动中,为了让学生了解隆里花脸龙脸谱而进行脸谱创作征集,为了把握少数民族刺绣发展脉络开展苗侗刺绣收集与展示活动,在学校开展的传统民族体育活动中,把隆里古城特色花脸龙和新化乡舞狮作为特色开展活动等等。以社团为载体,开展研、学、游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到民间亲身经历体验,从而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三、苗侗地区民间美术与高中美术教育融合的实践经验
(一)利用美术课程结合民间美术做好教学设计,精心备课
教师课后要备好课,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引进课堂,课后做好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校美术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如讲《不同的歌声》《各异的风土人情》等课时,就是新课标教学与乡土文化习俗结合的有益尝试。例如在上《不同的歌声》这课时,课堂教学主要围绕“民族文化与美术”这一主题而展开,通过对这一主题的讲述与思考、体验与探究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的人民都创造出了优秀的文化与艺术,同时结合本地区文化艺术探究展示,加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上《各异的风土人情》这课时融入隆里古城汉文化特点,让课堂更接近生活、更加生动、更有趣味性,让学生了解身边独特的文化,从而进一步促进美术新课改教学的发展。
(二)优化教学手段和技巧,让美术课堂更有效
优化美术教学手段和技巧,让美术课堂教学成为有效教学。在原有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基础上进行精选整合,结合高中美术的学习特点优化完善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借助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加大美术课程育人功能,完善活动育人系列。通过“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等形成活动系列。通过研究,清晰地整理好实施美术有效教学的具体方案。
总之,我们要不断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结合当地民间艺术特色,形成具有特色美术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范式,提升美术教学水平。构建“民间美术”朴实独特的风格融入美术有效教学。综上所述,苗侗民族地区美术与高中美术教育的融合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