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2月22日

凤城街道:

生态农业铺就乡村振兴路

本报讯(通讯员 龙本英) 寒冬时节,笔者走进天柱县凤城街道万亩大坝的扬扬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松花兰、小白菜等优质蔬菜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碌着收割、分拣、装车,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蔬菜主要售往广东佛山、广州,广西等地,今年我们采取了铺施滴喷灌设施,使用滴灌技术种植蔬菜,效果很好,收益可观。”合作社负责人陈立鑫说。

陈立鑫介绍,该合作社今年种植蔬菜700亩,其中松花兰370亩、甘蓝230亩、大白菜100亩。目前共销售蔬菜10多万公斤,收入达40万元,预计春节前把各类蔬菜销售完成,预计总产值达280万元。该公司带动周边村民务工100余人次,已发放工人工资67万多元。

今年来,凤城街道依托坝区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以生态农业发展为重点,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关键,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有机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富民产业,丰富坝区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增加产业效益的同时,不断鼓起农民钱袋子。

“我每天到村里的蔬菜基地采收蔬菜,一天能挣100元,村上蔬菜种得好,给我们也增加不少的收入。”凤城街道团结村村民杨汉芳说。

让土地生“金”,农民才能增收。凤城街道不断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思路,按照“精准、有效、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修建机耕道31条25公里,排灌工程83条26.5千米。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产业的规模、品质和效益。

“高标准农田的修建,给我们老百姓带来极大的方便,现在种农田越来越有信心了,发展农业产业有盼头。”凤城街道四甲村村民王香兰乐呵呵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凤城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陈军表示,凤城街道将进一步实施配套设施建设、新品种引进和试验示范推广,把产业基地打造成集种苗培育、技术创新、观光采摘、加工销售的高标准现代化设施产业园,让特色产业基地成为县城及周边地区绿色安全的“菜篮子”“果盘子”“药方子”和百姓增收致富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据了解,凤城街道万亩大坝耕地总面积1.19万亩,内设农业示范园区1个,其中耕地面积3879亩。近年来,立足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天柱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金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长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自种养”的建设思路,打造万亩特色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和中药材基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坝区主要种植有油菜5200亩、蔬菜4200亩、羊肚菌252亩、中药材320亩、稻田冬季鱼虾等,其他养猪1963亩,带动就业2000余人次。

--> 2022-12-22 凤城街道: 1 1 黔东南日报 c205771.html 1 生态农业铺就乡村振兴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