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娅琳 通讯员 黄玉 李广阅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从江县上皮林村,宽敞的公路连接着坝区,热火朝天的秋冬种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掩映着周边郁郁葱葱的百香果产业基地。一幅产业落地、乡村振兴的画卷映入眼帘。
“坝区轮作已成为我们村一大产业特色,每年秋收后都会种上油菜,待到来年春耕,油菜刚好成熟,实现坝区轮作无缝衔接。”正在田间种植油菜的石堂苟说道,今年他又种了3亩多的油菜。
石堂苟是当地的种植能手,以务农为主。自从当地党委政府通过发放菜苗、肥料等物资鼓励坝区轮作以来,他更是对农业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干劲。通过精心耕作和细心管护,每年在坝区的收入就有2万余元,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红火。
据悉,上皮林坝区面积1000亩。近年来,通过春冬轮作、稻鱼共生产业模式,为村里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增收搭建了平台,产业年产值约达600万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上皮林村的资源在于土地,通过立足实际,探索实践,聚焦念好‘山字经’打好‘坝区仗’的目标,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径,形成了用活坝区、蜕变荒山产业发展格局。”上皮林村党总支部书记石万荣说道。
随着支书口中的“山字经”,笔者来到了该村百香果种植基地。
百香果是该县品牌产业之一。上皮林村抢抓产业发展机遇,立足土地、气候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支部牵头、公司发力、合作社助力、群众参与的“1+N”模式,打造人、财、物聚集发展高地,将荒山变成了青山、金山。
“上皮林村土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气候湿热,适合百香果发展。通过债权投资入股分红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产业发展得到了快速落实,这得益于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积极配合,增强了我们投资产业发展的信心。”龙头企业真尊公司负责人说道,今年在该村发展了3500亩百香果。
在基地,记者看到管理员正在查看果子长势情况,挂满藤蔓的果子显得特别的耀眼。由近及远,连山成片的百香果一眼望不到头,昔日的荒山真正地活了起来,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随着产业发展,产业路不断修建,具备了产业发展所需的路、水基本要素,现在整片荒山已蜕变为成熟的基地,百香果产业真正将土地盘活了起来。产业实现产品收入、土地流转费、务工费‘一业三收’,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致富路。”该村合作社负责人陆志敏激动地说道,百香果产业让村里看到了希望、体会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据了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该村紧盯“山多坝大”的资源优势,培育了蔬菜种植1000亩、稻鱼共生1000亩、百香果种植5000亩、淫羊藿种植5000亩的“四千产业”,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据初步统计,产业发展解决该村日均用工量100人次以上,务工费1200万元左右,赋能2022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190万元。
“我们制定了转思想、理旧账、聚合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促振兴的工作思路,通过乡村振兴大宣传、产业发展大讨论、矛盾纠纷大排查、村情民意大走访、村民思想大融合、凝心聚力大发展‘六大举措’,为产业落地开花结果创造条件。在2022年度‘贵果百香·领鲜未来’大赛评比中获得了‘最美贵州果园’称号,所种的百香果台农一号获得了金奖。”驻村第一书记袁展介绍道。目前该村一年多季、一坝多收、一业多效雏形初显,接下来将继续推进壮大产业发展,在产业兴旺中铺就群众致富路。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