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雪村 通讯员 向龙
近年来,从江县占里村立足少数民族区域自然条件、资源优势、风俗民情等实际情况,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坚持党建强村,整合各类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乡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杨学林是从江县第三民族中学派驻占里村第一书记,驻村后,他和驻村工作队发现村里党建工作薄弱,基层党组织功能有待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于是,他积极与村支两委成员交流探讨,进村入户走访,与群众谈心交心,经过调研和详细谋划,制定出提升占里村党建工作最佳的方案。
“我们紧紧围绕‘三升一降’要求,吸纳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等进入村‘两委’班子,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着力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并通过执行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民生监督员‘三员合一’,让工作执行更加有效顺畅,让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杨学林介绍说。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斗堡垒。占里村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通过抓学习、常教育的新举措,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思想认知和基层党员的综合素养,着力建强党支部。
“特别是在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上,党员干部率先示范,通过少数带动多数,助力我们全村全面发展。”占里村党支部书记吴永福说。
同时,占里村还注重人才源头培养,择优从大学毕业生、务工返乡人员、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等群体中发展党员,持续优化农村党员队伍,蓄好党组织“源头活水”。
“因为我们占里村的党员严重偏老龄化,急需新鲜血液的注入,所以我们将‘择优入党’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在培优上抓‘广’、在育优上抓‘精’、在选优上抓‘严’,从源头上确保了党员队伍质量。”杨学林说。
如今的占里村以建强队伍为关键、夯实基础为抓手、发展产业为突破口、优化基层治理为支撑,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治理优、乡风淳”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