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2月26日

晨雾里的甲六

○ 龙登煌

清晨,车子走完秀塘街头,我们一行便像掉进了莽莽的原始森林,像掉进了一个大得无边的绿色染缸。伴着我们的,是一岭岭清白的晨雾和密密匝匝的阔叶林,那白茫茫的雾,被那树叶染成了浅浅的绿。半山腰以上,风景全被浓雾笼罩了,只有低处的山谷,浓雾难得入侵,给我们留下养眼的盛宴。那里被春天打扮得五颜六色,极目所致,一丛丛映山红,挤挤挨挨在密密的阔叶林间,如待嫁少女,欲出还羞,那姿态,让人陶醉。

沿途,看不到几户人家。车子在雾霭里缓缓爬行两个小时后,在湿漉漉的雨雾里,隐隐约约露出六七栋房子来,好友“疯子”说,那几栋房子的地方就是今天我们的目的地——甲六。

在淡淡的雾里,我们隐约看到六七栋黑瓦白墙的房子,也看清楚了那刚泛青的小草欲遮盖那弯弯曲曲的小路。新硬化的水泥路从那翠绿的山梁间,像一条白蛇绕山下来,到村口被一条小溪突然挡住了去路,在那里戛然而止,再从村口折身转去。

山对面,几只画眉和阳雀,从摇晃的树尖上迅疾飞出,定神看时,却没了踪影。

甲六,是“疯子”的老家,他自诩是一个存钱就要发疯的人。

“疯子”的玉叔接到他电话后,老早在路口等着我们了,远远地,见了车,便摇手示意并指挥我们车应该停在什么地方。

这是一个四面环山,山底有个小盆地,用一口大铁锅以喻,还觉得四周不够陡峭,说是一个滤酒的漏斗,更为准确,甲六就处在漏斗的底部,散落着几栋极具现代气息的小洋房,同时也保留着三四栋吊脚楼、盖着黑瓦的木房子。

几十丘零乱的水田呈半弧形,包围在房屋前面,整洁的通户步道硬化到了各自的家门口。这里,虽深处大山,却看不到牛羊成群,放牛娃的疯野,房前屋后也看不到鸡鸭闲庭踱步。在村头,三五中年男子在整理育秧棚,旁边已整好的育秧棚前,一个九十多岁老者正往灶孔里添柴,给棚子加温。

一下车,便闻到清润的山风,深吸一口,可嗅出大山里那芳香的味道。风从田那边吹来,带来了春泥味,同时还飘来了大山里诱人的花香味。这些味道,是我最熟悉的故乡味道。十四岁以前,我每日穿梭于大山之间,对这种味道,最熟悉不过,当然也熟悉那流淌在山谷里那小溪的水性。其实,小溪的性格最让山里人回味,都说易涨易退山溪水,这时节,是溪水最温柔的时候。但同行的朋友们,多为城里人,或是已远离山村很久了的山里人,他们在这时候,涌进这绿绿的甲六,走在大山深处,行在清水溪边,切肤地享受着青山绿水带来的乐趣。突然间,他们忘记了平日的匆忙,忘记了前面的深邃,此时,只看到他们兴奋和忘乎所以后,从嘴里吹出那尖锐的口哨声,心灵深处的呐喊声,漂过那几十丘零乱的水田,跌进小溪,落在对面的树林里,扑棱棱惊飞出几只野画眉和阳雀来,还搅乱了那木屋二楼上的长发女子,转过身来,灿灿的笑脸是那么的可亲,她的出现,让那口哨哥的嘴久久不能合拢。长发女子前面瓦廊下黄灿灿的陈年苞谷棒、胖嘟嘟的红苕、红红的辣椒串,以及春风拂过的笑脸,它们是天然形成的画作,似乎,缺少哪一个,都会逊色。

这是我第一次到秀塘,当然也是第一次到甲六,这个只有六七栋房子的村庄,勾出了我在外漂泊三十多年的游子烙在心底里最原始的味道。引路的“玉叔”手指水流潺潺的小溪对我们说,甲六,就是因了这一溪水,村里老人个个长寿,小娃人人聪明。就这一个只有六七户人的村子,光当兵的有四个,大学毕业后在外工作的十一人,还有在读大学的。二十多年来,没有一人因贫而辍学,出去读书的就没有人回来了。在外经商的也不少。80年代,这里住着四十七户人家,到今天就只有六户了。

甲六是汉族居民,“玉叔”说他的先祖二百年前从湖南桃源县迁徙过来。他们是甲六真正的缔造者和主人,数百年来,守着祖业,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过着宁静自在的山乡生活。

今天,我们沐浴在甲六的春天里,沿着高低不平的山道,一边信步而游,一边听“玉叔”细数甲六发展巨变的动人故事。

甲六的对面,是层层叠叠的青山,看上去像极了一座座宝塔,苍翠的山林,微凉的山风就是从对面那绿树林内吹下来的,润润的,潮潮的,暖暖地抚过甲六的每一个角落。山林与小溪,便是这春日风中最美的景致。水中小鱼,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游着,毫不需防备我们这行外来的陌生人。当然,它们绝对是由着自己的习性来的。

在育秧棚前添柴的老人,除偶尔伸出那枯槁的右手接过我递给他的烟外,从不正眼瞧我们一眼,也不说出一句话。他的心中,只装着棚里那旺旺的火。那旺旺的火苗,照应在那布满沟壑的脸上,我们却看不透老人皱纹里隐藏了近百年的秘密。只有那微微冒着水蒸汽的育秧棚,才是他的全部,才是他的整个世界。

小溪对面的山脚下,那红衣姑娘,低挽裤脚,露出藏了一冬、白嘟嘟的藕腿,似是等待我们这几个站在田坎边上的闲人。在这样的春天里,我仿佛窥见了甲六柔软的美丽。

春天里的甲六,田里野草还不及绿,农耕机已在田边等候多时。

在甲六的寨边游走,我很容易就想到了魏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里的有关内容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就这样,在这里,呼吸着清新空气,嗅闻着草木芳香,感受着风雨来去,目睹着云聚云散,看着那道美丽的彩虹生成、折射、淡去、消失……

这就是甲六,我第一次与之相处的甲六。

--> 2022-12-26 1 1 黔东南日报 c206134.html 1 晨雾里的甲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