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予涵
2022年,南昌市以10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在建成并免费开放艾溪湖美书馆、抱朴书屋等25座“家门口的图书馆”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50座综合性、普惠性的城市书房,并列入十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12月22日《南昌晚报》)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一座城市来说也是如此。书香是城市的必需品,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一座没有书香味的城市,就像没有绿荫一样荒芜。然而,市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城市书香气质的涵养,都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培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书房的出现,为群众就近阅读学习带来了便利,进而推动全民阅读,建立书香社会,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值得推崇。
如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升,阅读日益成为市民的一种习惯。即便时下“手机阅读”盛行,许多人对读书的喜爱也未曾减少,在这样的需求下,城市书房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载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书房走进大众视野,受到市民的追捧与热爱,让市民群众在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在借与还、读与学中,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的心田,改变着大家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城市书房已成为城市的新文化地标,展现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张力,润物无声地提升着城市的文明气质。
一本书可以温暖一个人,一间书房可以温暖一座城市。在这个快速与喧嚣的时代里,期盼城市书房能够多些再多些,以琅琅书声诠释阅读之美,用浓浓书香涵养城市气质,让全民阅读融入生活,使得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厚重而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