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东) 自从岑巩县思旸镇龙江村建成了“就业扶贫车间”,可乐坏了思旸镇周边一群陪读妈妈。以前,这些妈妈为了照顾孩子读书、照看年迈的老人,不能外出打工,没有收入来源。如今,她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近日,笔者走进思旸镇龙江村的微加工间,看到村民们正忙着组装耳机产品订单,一件件零件通过一道道工序整合成耳机,再进行打包送往签约公司。
“能在家门口的厂子里上班挺好的,既方便照顾老人,一个月还能挣1800多元呢!对这一份收入挺满意的,党的政策确实好,我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信心。” 在车间打工的龙江村小河坝组村民田敏高兴地说。
据悉,该村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与贵州鑫振达实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该公司免费提供原材料,产品加工好之后再统一回收,并全程提供技术服务。
“这个风险很小,不需要投资,不需要买材料,不需要找销路,只需要按照要求加工就可以,工人做好一个产品就可以得0.8元,公司以一个产品0.96元的价格再进行统一回收,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增加了群众收入。”思旸镇龙江村党支部书记向先余说。
据了解,龙江村“就业扶贫车间”采取“计时+计件”的弹性管理方式,为当地村民们提供平均月薪1500至2000元的工作岗位。一期厂房已为附近村民提供26个就业岗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这让村民罗宏祥内心澎湃,备受鼓舞,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幸福感满满。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思旸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挖掘和发挥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关联产业,提高吸纳就业能力,为辖区群众创造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全力解决群众就业难题,实现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