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三中学 杨忠丽
一、重视新增内容,把握教材方向
新教材在编辑过程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这些新增内容就是为了很好地体现教学改革的方向。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新教材的作用,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必须全面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学方向。首先,教师要重视新教材中所渗透的数学文化方面的内容,深入了解数学知识中所包含的历史和故事,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加深学生数学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其次,教师还要重视新教材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发挥各种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促进课堂教学新形式的创新。第三,新教材还在教学小结中增加了一些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好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这样才能让教学更有针对性,也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方向。
二、重视数学建模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数学建模,了解和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故在教材的很多内容中都融入了数学建模的内容。例如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函数模型应用实例,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实例,通过分析探究、交流合作、小组展示、总结归纳、深化反思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魅力。
三、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提升数学思维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教材中呈现的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数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教师可以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增加了一些课后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这些问题进行数学思维。尤其是在自主学习和复习时,更要针对课后问题多思考,多问个为什么,找出这些问题中的数学知识和原理。在教学中培养好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有效联系生活,凸现例题作用
在高中数学的新教材中,不仅例题和习题的数量有所增加,而且例题和习题所涵盖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其中题目设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也更加紧密。因而教师在例题讲解时,要引领学生去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另外,教师在对于例题或者习题进行讲解时,除了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还应当找出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题目中所包含的数学原理,从而学会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
五、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新教材的指导作用,重视新增的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教材当中的问题和例题,结合生活实际,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养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