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丹) 今年以来,三穗县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始终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用好“六个抓手”,推进“六个突破”,强化运行调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狠抓招商引资,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经营,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至11月,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7亿元,同比增长20.1%;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7亿元,同比增长24.8%。
推动产业集聚,集中力量抓主导产业。围绕培育一批规上工业企业、一批亿级骨干龙头企业和打造十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把经济开发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积极推动资源配置、要素保障、产业配套向产业集聚,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重点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鼎盛服饰、健盛运动服饰为代表的优势轻工产业,以华胜制造、金成建材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以三穗鸭、鱼类加工为代表的生态特色食品3大产业体系。
坚持高位推动,千方百计抓产业链条。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潜力产业建链、延链、补链,抢抓广东佛山定点帮扶黔东南州、顺德定点帮扶三穗契机,依托资源优势集中做大做强产业体系,重点打造优势轻纺10亿级主导产业和新型建材、生态特色食品2个5亿级潜力产业,推动鼎盛服饰高档无缝针织内衣裤年产能达1200万件/条,健盛运动服饰年产中高端棉袜1500万双、氨纶橡筋包覆纱1300吨,同步以标准厂房为平台,引进易登服饰、尹妮斯服饰等服装企业入驻,强化促进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强化要素保障,全力以赴抓园区建设。在贵州三穗经济开发区重点规划布局优势轻工等“五大”产业园,充分利用新国发2号文件、“桥头堡”政策带来的新机遇,用好用足东西部协作、地方专项债等项目资金,谋划编制出一批高质量工业项目。同时,大力推动标准厂房、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入开展闲置厂房和“僵尸企业”清理工作,通过推动产业用地“腾笼换鸟”有序推进低产低效企业稳步退出,提高园区利用效率,为推动“大湾区总部+贵州基地”“大湾区研发+贵州制造”项目化落地搭建优质发展平台。
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抓企业服务。紧扣“贵人服务”品牌打造,实行“县级领导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服务机制,及时收集梳理各级政策汇编成册,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活动、入企发放宣传及线上发布政策清单,积极深入企业、靠前服务、主动登门拜访、及时跟进洽谈,切实协调解决企业各类经营难题,为产业承接转移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为重点企业项目落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精准服务。今年以来,及时兑现县级工业企业入规奖励250万元,申报获批上级专项补助资金350万元,协助新招聘企业员工18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