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吴秀春) 今年以来,三穗县牵牢招商引资“牛鼻子”,强化工作举措,着力写好“四篇文章”,提升招商引资水平,促进招引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精心项目编制,在殷实招商基础上做文章。深挖国发〔2022〕2号文件、《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中央、省政策文件,紧扣三穗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严格按照“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原则,认真谋划优质项目,夯实招商项目库。做强新型工业化,紧盯优势轻工首位产业和新型建材、特色生态食品潜力产业编制项目。做优新型城镇化,紧盯特色小镇、数字经济编制项目。做精农业现代化,突出“一种一养”“一县一业”,紧盯三穗鸭、食用菌、中药材编制项目。做细旅游产业化,紧盯康养旅游、竹编产业编制项目。今年以来,谋划编制项目206个,投资总额418亿元,其中,精深包装重点项目10个,投资总额24.95亿元。
抢抓发展机遇,在拓展招商渠道上做文章。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创新“书记、县长+全员招商”的招商“线”模式,抢抓东西部协作、华侨城定点帮扶机遇,不断强化驻点招商,深入实施精准招商。落实领导率队带头招商、专班主动外出招商、部门盯着目标、带着任务招商的全员招商工作机制,面向重点区域,深耕粤港澳、突出长三角、融入湘成渝、拓展京津冀,抢抓东西部协作、华侨城定点帮扶机遇,不断强化驻点招商,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今年以来,县党政主要领导引领示范外出招商23次,带动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53批次,洽谈项目280余个。整合县工商联优势资源,主动联系佛山市、华侨城,积极开展异地商协会,大力开展挂牌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今年以来,三穗县已在黔东南州人民政府驻贵阳办事处、王牌智库(深圳)有限公司、贵州慧康大健康有限公司挂牌三穗县招商引资联络站3个。在深圳、佛山举办两次亲情招商推介会活动,共邀请64位三穗籍在外成功人士参加。突出主导产业招商,目前开发区杨梅岭已新建12万平方米厂房,布局为轻工产业聚集区,将龙头企业董事长聘任为招商专员,紧紧围绕鼎盛、健盛上下游寻找目标企业精准招商,引进了伊妮斯服装等项目。
强化要素保障,在转化招商成果上做文章。坚持开门抓招商、落地抓服务、运行解难题。建立健全“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实施主体、一个推进方案”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协调机制,特别是重大项目分管县领导和相关部门“一把手”亲自推动、亲自服务、亲自协调,切实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产率。要素保障组全程参与项目谋划、对接、洽谈、落地全过程,主动作为,协调各相关单位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在选址、审批、开工、建设、投产等各个环节的协作配合,为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地提供保障。今年引进优强企业12家,引进项目27个,合同金额29.03亿元,产业到位资金22.37亿元。
聚焦优质服务,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上做文章。今年以来,积极开展“贵人服务”进企业活动,对全县辖区内2521家企业进行网格服务,“按照行业+属地”原则共划分网格54个,选派服务企业网格员709名,按月开展网格化服务,共计解决企业困难问题130余个,制定了《三穗县惠企纾困政策汇编》,按照“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高标准服务企业的要求,6月举办了营商环境“贵人服务”暨惠企政策宣传解读活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惠企政策解读服务,活动当天,提供咨询服务3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共计500余份,同时研究出台《三穗县企业绿卡实施办法(试行)》,对为三穗县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发放“企业绿卡”和“企业家绿卡”,为企业家在三穗县辖区内提供子女入学、就医就诊、旅游观光、绿色通道、政务服务等全方面优质高效的服务,营造招商、安商、亲商、护商的良好氛围,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