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唐家英) 近年来,雷山县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深入推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 落地实施。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不断推动“锦绣计划”与“苗绣+”融合发展,真正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2022年,为锦鸡绣业公司争取到省妇联“锦绣计划乡村振兴巧手巾帼基地”资金5万元,设计研发衣服等新产品3个。开展全县2022年“锦绣计划+苗绣(蜡染)妇女手工技能暨创新产品大赛”,同时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省“锦绣计划+苗绣(蜡染)妇女手工技能暨创新产品大赛”,选送服装类、配饰类2个创新产品均获得一等奖,5个产品获得优秀奖;推送的刺绣产品1个获得二等奖,2个获得优秀奖。开展香橙妈妈电商赋能培训,让大批绣娘通过直播带货推进“黔绣出山”。创建县级乡村振兴巾帼基地5家,帮助妈咪宝贝母婴店成功加盟“黔灵女”家政品牌,并获得省级培训资金4万元,开展为期10天40人养老护理技能就业订单培训,开展锦绣计划产品研制培训1期30人。
加大人才培育力度。积极培育农村女致富带头人和女经纪人,经推评,甘小芝、张桂英、高成春荣获省民宗委、省妇联“贵州最美绣娘”称号,李文芳等5人获黔东南州第二批“名绣娘”殊荣,李敏等12人获雷山县第二批“名绣娘”殊荣。开展基层妇联主席、“爱心月嫂”、电商、乡村妈妈家庭教育等培训8期414人,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加大文化倡扬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家训,引领乡村妇女思想文化,组织120余名村居妇联主席到贵州省妇女教育基地——胡仲毓烈士故居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动员各级妇联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亲子共沐书香”等“小桔灯”亲子阅读活动6期。大力培育文明乡风,积极开展婚育新风专项行动和“幸福家”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妇女议事、巾帼志愿等作用,引导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自觉革除滥办酒席、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创建和“好爸爸”“好妈妈”“好孩子”表彰活动,弘扬道德新风。
加大生态振兴力度。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绿色生态环保最美家庭”评选命名活动。动员各村妇联开展巡山、护林、保绿行动和“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活动,发放资料200余份,发布活动信息4期,转发《共建清洁世界,总书记这些话引人深思》等文章15篇,进一步引导和发动全县农村妇女群众动手打扫卫生,建设美丽家园、美丽庭院、美丽乡村。
加大组织振兴力度。建立连心社区妇联组织,为龙头街道办事处及其连心社区妇联争取到省妇联“妇女之家”建设资金4万元,进一步健全完善设施设备,改善办公条件。全县166个村(居)妇联完成了换届,配齐配强了基层妇联组织干部队伍,村(居)妇联主席100%进入村(居)“两委”班子,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