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2月30日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岑巩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综述

贵州泓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菇房,工人在挑选双孢菇 (万再祥 摄)

村民在思旸镇盘街村蔬菜基地分拣小南瓜 (杨云 摄)

思州柚喜获丰收 (周文政 摄)

平庄镇中药材种植基地里村民在劳作 (胡国鑫 摄)

杂稻制种基地 (杨启志 摄)

水尾镇食用菌种植基地 (杨启志 摄)

村民在平庄镇包东村采收辣椒 (胡攀学 摄)

村民正在采摘油茶果 (李昌焯 摄)

贵州岑巩经济开发区打火机企业生产车间一隅 (杨云 摄)

2022年是岑巩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具考验的一年,是岑巩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也是岑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岑巩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主战略、主定位,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抢抓新国发2号、“桥头堡”文件机遇,突出党建引领作用,抓“四新”促“四化”,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加饱满的姿态、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苦干实干、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发展,为谱写岑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个进一步”凝聚干事创业力量

今年以来,岑巩县不断建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不断建优全县干部队伍,不断聚集五湖四海人才,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采取“三个进一步”措施,凝聚起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力量。

基层党建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堡垒持续建强,401个党支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验收,创建各领域四星级、五星级党组织78个,打造“暖心人社”“经济卫士·审计先锋”“七彩妇幼”等机关党建品牌35个,创建省级示范学校党支部1个、州级2个,国企、机关、学校、公立医院等各领域党建工作稳步推进,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发挥。党员培育力度持续加大,突出政治标准,严格“三级联审”,发展党员127名,按时保质完成州下达的指导性计划,坚持“分类分级、全员培训”原则,举办县级党员普训班12期、乡级5期,选派229名党员参加省州调训,覆盖10个领域8个群体党员,全县8238名党员培训均达32学时以上。基层自治持续深化,积极推行“群团共理、网格治理、合约管理”为载体的“三元共治”乡村治理模式,示范创建13个寨管委,带动组建寨管委546个,创建合约食堂16个,实现103个村(社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全覆盖,开展寨管委“碰头会”625次,寨管委主题党日活动356次。

干部队伍进一步壮大。干部培育持续开展,探索开展“育苗护青”专项行动,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入库”跟踪培养,完成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村(社区)“两委”人员、乡村振兴驻村干部履职培训,充分利用电子科大、佛山三水、省委党校等帮扶资源优势,采取“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的方式,培育干部405人。干部监管全面深入,建立县管领导班子、县管干部和一般干部政治素质档案,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干部使用导向鲜明,统筹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严格执行《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5人,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提拔使用受轻处分干部8人,对1名试用期干部采取容错机制。今年招录选调生6人,公务员19人,事业单位人员101人,对在援筑(毕)的133名医务工作者和警务人员进行集中表扬,全县晋升八级职员200余人。

人才资源进一步聚集。下好引才“先手棋”,2013年通过面向全国公开选聘方式引进岑巩一中校长,2018年以来高考本科上线连续5年突破千人大关,2022年本科以上上线1432人(其中一本上线419人),上线率91.03%,“985”大学录取51人,创历史最好成绩;持续引进急需紧缺人才9人,柔性引进佛山市南海医院地区学科带头人何小乔教授,争取佛山市选派党政干部2人,专业技术人才14人,电子科技大学选派2人,完成重点倍增目标任务碳基材料产业引进10人。下好育才“保障棋”,抓实“三名工程”名人才传帮带,大力培育本土人才,评选命名各类“三名工程”名人才,建立名师工作室,师带徒规模不断扩大,选派2名党政干部、1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佛山市三水区跟岗锻炼。下好留才“一盘棋”,在人才奖励政策兑现、人才健康体检、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持续加大统筹力度,发放安家补助50.8万元,兑现基层人才补贴47.8万余元,发放慰问金3.3万元,分配人才公寓16套,宣传报道各类优秀专家人才21人。今年全县增加各类人才800余人,智力资源不断聚集。

“两主导多特色”做实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岑巩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立足县域特点,确立了“两主导多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水稻制种和油茶两大主导产业,把生态特色畜牧渔业等作为重要特色优势产业来抓。

水稻制种取得产量产值“双丰收”。大力推动制种产业转型升级,明确以注溪镇周坪村国家级杂稻制种核心区为中心、200亩以上坝区为重点辐射带动思旸、龙田等村集群发展制种产业,落实杂交水稻制种面积3.55万亩,同比增长10.2%,占全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88.7%。生产种子782万公斤,同比增长11.43%,产值2.06亿元,共覆盖除客楼镇外的11个乡镇(街道)67个村1.2万户农户。

油茶产业有序推进。完成油茶种植1.8万亩,实现油茶林下套种中药材、玉米、大豆、红薯等面积0.34万亩。提升林分质量,完成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2万亩。今年产出油茶籽767吨,油茶籽产值138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00个,带动11个村级合作社参与林业项目建设,实现综合产值5500万元以上。

林下产业稳步发展。目前完成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2.69万亩(其中黄精1.59万亩),林下养鸡累计出栏66.03万羽,林下养蜂10928箱,林下食用菌1210亩,全县林下经济产值完成5.78亿元。

生猪产业巩固提升。以光明集团20万头生猪项目为重点,项目已投资1.3亿元,天马向家坡畜牧场一期1200头母猪一体场已建成。目前,存栏生猪共6097头,2022年累计出栏25236头。截至11月底,全县生猪存栏9.35万头,出栏16.287万头。

湖羊产业快速发展。以申安公司40万只湖羊项目为产业“车头”,现存栏2.518万只湖羊,累计出栏湖羊1.0668万只,羊肉产量达296.4吨,实现综合产值1951.5万元。项目已完成投资4.29亿元。

生态渔业加速推进。引进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分中心建设国家级、省级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贵州生态渔业发展的“产、学、研、育”基地。建成虹鳟养殖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项目,打造岑巩虹鳟高端养殖全产业链条。

中药材产业效益突出。全县以黄精为主,太子参、百合、铁皮石斛为辅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3万亩,同比增加5.27%,累计产量1.77万吨,同比增加9.55%,累计产值2.51亿元,同比增加10.59%。种植经营主体共760余户,其中合作社18家,微企公司8家,政府管理公司基地5个,种植大户26个(100亩以上),100亩以上规模化种植基地共50个,具备中药材加工能力的企业(合作社)4家。

2022年,全县预计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25.78亿元,同比增长10.91%,预计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1624万元,同比增长1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3元,同比增速19.1%;农产品加工使用本地农产品原料成本17.2亿元,预计全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62.3%。

“五大板块”夯实新型工业化

今年以来,岑巩县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和打造“桥头堡”政策机遇,制发《岑巩县工业高质量发展“半年攻坚战”实施方案》,按照“双清单”工作要求,推动5大板块共30个小项工作目标任务,推动重点行业延伸和工业产业优化布局。

生态特色食品加工产业。推动建设黔东(岑巩)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5亿元,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848亩。一期项目建设800亩,主要建设8万㎡的小微孵化园、预制菜、湘菜、白酒及地方特色食品集中加工区、占地100亩的冷链物流中心和配套生产区。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约18000万元,建设完成标准厂房16栋42160㎡,研发楼2栋6686㎡,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力争5年内引进投产企业60户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25亿元以上,年税收800万元以上,实现就业3000人以上。 目前,已签约企业10家。

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推动建设4个亿元项目,总投资27.6亿元,项目全部投产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44亿元,不断推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优势轻工产业,以现有5家规上打火机整装企业(汉豪、湘云、杰博、杰达、兴宇涵)为核心推动打火机及配套产业高速发展,加强配套企业招引,巩固外贸出口创汇基础,1-11月外贸出口额4021.5万美元,同比增长48.6%,出口创汇排全州第一。

电子信息产业,利用经开区标准厂房,引进电子信息产业优强企业2家(深圳鑫振达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江珂新能源有限公司),培育江科电子、鑫振达2户电子信息企业达到规模。

现代化工产业,发挥柏森香料公司引领优势,积极申报省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香精香料精细化发展。同时,积极培育佳德赛、丽基新材料等化工企业,促进多规格、系列化产品规模化、绿色化化工产品开发利用。

数据显示,岑巩县1至11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6.29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7亿元,完成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工业投资8.46亿元,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户。

该县到湖北仙桃、江西宜春、广东佛山、东莞、深圳、四川自贡、成都、湖南宁乡、长沙、益阳、邵阳、韶山等地开展招商,共开展省外或网络招商活动26次,其中县领导招商24次,考察企业68家,签约工业项目18个工业项目,约定投资额14.9亿元,到位资金8.58亿元。

成功招引长宇新材料年产1万吨特种石墨项目、齐力炭碳特种石墨、碳/碳复合新型材料项目、岑巩县年产6万吨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期)、年产10万套石墨坩埚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积极服务项目建设。定期对在建设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进行调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简化项目审批流程,项目备案实现全程网办,一般项目备案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

积极推动兑现企业政策。兑现招商引资企业优惠政策补助资金599.63万元,涉及企业4家,其中,贵州杰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217.84万元、贵州柏森香料有限公司363.79万元、贵州展基科技有限公司15万元、贵州新雨林服饰有限公司3万元。

加强“政金企”对接。大力推动“中小信贷通”政策落实,组织22户企业申报融资2.65亿元,其中14户企业成功融资7871.7万元。深入开展县级领导帮扶和惠企纾困走访,建立问题台账清单,进行“销号”管理。按照遍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求,收集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问题33个,已解决31个,问题解决率93.9%。

“五个坚持”抓实新型城镇化

今年以来,岑巩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决策部署,以县城为主要载体,优化城镇布局、做强城镇经济、提升城镇品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位推动。成立岑巩县推动“四个轮子”一起转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化4个指挥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新型城镇化指挥部指挥长,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指挥长,设置执行指挥长具体抓新型城镇化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项目建设、城市管理、城北新区、氵舞 水城区、思旸片区、大有片区6个工作专班,抽调62名干部专职抓新型城镇化工作。

坚持规划先行。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编制,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推进“多规合一”,优化氵舞 水城区、城北新区、经济开发区、思旸镇、大有镇一体化发展布局,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以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坚持项目带动。抢抓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城市更新行动等政策机遇,以重大项目实施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四改”、市政设施、城市停车、教育、医疗、养老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品质。目前共谋划储备新型城镇化项目253个,总投资292亿元。今年实施重点项目 33个,总投资 17.70亿元,目前在建项目18个,1至11月累计完成投资9.2437亿元。

坚持产城融合。按照“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思路,把黔东(岑巩)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园布局在两城区之间,把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建在工业园区周围,合理布局生产与生活空间,推进产城融合。依托温泉等优势资源开发,积极培育温泉康养小镇,谋划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城景一体”促进产城融合。实施划行规市,积极培育特色街区、夜间经济,做大做强城镇经济。

坚持共建共享。出台《岑巩县氵舞 水城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推进城区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启动城乡环卫绿化作业一体化、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清理整治“两违建筑”,启动“爱家乡·我行动”及“整脏治乱”清洁风暴系列活动,充分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全面提升城镇治理水平,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空间。

“两大提升、四大行动”落实旅游产业化

今年以来,岑巩县以“两大提升、四大行动”为主要目标,坚定不移把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1至11月,游客人均花费954.69元;过夜游客31.31万人次,增幅为54.11%;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速7.3%。

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紧扣市场主体培育,在壮大实体经济上展现新作为,通过大力实施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深入开展旅游产业上规入统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并制定《岑巩县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推动涉旅企业做优做强。

一年来,引入优强涉旅市场主体2家,建设以亲子研学等为主题的民宿15栋,新增娱乐业、农业、加工业等规上涉旅企业4家,培育汉服等文创企业1家;思州大酒店获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称号。

大力推动旅游业态升级。在丰富产品供给上实现新提升,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岑巩县景区提质扩容实施方案》,力争实现龙鳌河、马家寨、中木召、玉门洞、稻文化体验园、红豆杉等6个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提质。推出龙江河、龙鳌河沿线风光自然带和人文景区为主的2条精品线路,获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州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力争将龙鳌河·马家寨旅游景区创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深入开展市场整顿及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等方式,大力提升全县旅游品牌影响力。今年以来,开展旅游综合检查76次,出动检查人员350人次,检查涉旅企业238家(次),下达整改意见18条完成整改;开展从业人员服务质量提升培训4次,组织24人参加黔东南州为期6天的“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

着力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制定《岑巩县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方案》,按年按季度细化盘活工作计划。对该项目已建成实物部分,完成工程量审计核算,金额为1.1392亿元,与县润达公司达成合作共识,完成惊险大峡谷板块规划设计,明确缘聚大树林、多彩小花滩2个板块具体用途。截至目前,惊险大峡谷1#楼投资120万元,完成墙面封砖及房屋内外装修,当前在对房屋楼顶进行防漏处理。

大力开展宣传营销。为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举办旅游宣传活动和促销活动。今年以来,举办“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暨“美拍多彩贵州·悦享非遗年俗”活动、岑巩县2022年春赏花“华裳思州·芳香岑巩”活动、2022年“荷”你相约·探秘马家寨·畅游龙鳌河文化旅游活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宣传展示等活动10余场次。

结合文旅消费劵发放活动、黔东南州旅游年卡活动等契机,创新性推出“岑巩旅游年卡”“游玉门洞景区赠思州柚”“游玉门洞景区赠黔东玉贡大米”等促旅游消费活动。

下一步,该县聚焦两大提升工程,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认真对照省州县关于旅游产业化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查找存在的短板和差距,明确重点任务,尽快补齐短板,全县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入黔游客、旅游人均花费均增长10%以上。

着力实施四大行动,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大力推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将玉门洞、红豆杉等景区打造成岑巩旅游引爆点,以民宿产业作为突破口,积极培育民宿、客栈、农家乐等市场主体。持续开展“黔锋行动”专项工作,不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大培训和作风建设。加快推进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智慧景区等项目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荐和节庆营销,进一步包装和发展该县旅游产业,吸引涉旅优强企业来岑投资。

(本版稿件由中共岑巩县委宣传部提供)

--> 2022-12-30 ——岑巩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综述 1 1 黔东南日报 c206444.html 1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