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2月30日

凝心聚力谋发展 踔厉奋发谱新篇

—— 台江县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及2023年展望

春来茶园美,茶农采摘忙

大棚蔬菜丰收

碧桂园台江县鲟鱼三产融合示范园项目

翁你河

“稻+鱼”收获满满

果农在采摘金秋梨

羊肚菌喜获丰收

○ 乐燕超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台江县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台江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特别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以及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在困境中稳住了局面、在危机中孕育了新机、在艰难中赢取了突破,交出了一份提神振气的年度答卷。

2022年,台江县践行初心迎难上,锐意进取勇担当。在全县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下,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工作,亮点精彩纷呈,成绩振奋人心,全县经济运行呈现“稳步提升、质量提升、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初步预测,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7亿元,增长12%,预计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县12870户脱贫户、837户“三类户”实现帮扶全覆盖、零返贫。教育和医疗事业迎来跨越式发展,台江民中一本上线率首次突破30%、本科上线率首次突破80%,20人录取到“985”重点大学,比2021年翻了一番。台江县人民医院成功挂牌成为贵州省乃至西南首家县级创伤中心,成功建成黔东南州第二个县级卒中中心,并在百度地图点亮“生命之星”。今年火爆出圈的“村BA”以良好的乡风文明和激烈精彩的乡村体育文化吸引了全世界15亿人的关注点赞,被称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窗口,是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协调发展的生动体现,成为台江发展的新品牌、新名片、新机遇。

成绩的背后,凝聚的是辛勤耕耘的汗水,是勠力同心谋发展的决心,是脚踏实地往前闯的干劲。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有太多丰收的喜悦和发展的成果。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二年,台江县昂扬奋斗,乘势而上,努力克服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动态跟踪收入变化和“3+1”保障成果,强化“三类户”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返贫风险,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围绕“两增加两高于”目标,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抓住产业、就业两大关键,对脱贫户、三类户采取因户施策,实施有针对性、综合性的有效帮扶措施,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加强对脱贫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突出抓好有组织劳务输出,牢牢守住“一户一就业”底线,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就业26575人,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全县12870户脱贫户、837户“三类户”实现帮扶全覆盖、零返贫。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协调推进

一年来,台江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展现新气象、开启新征程。

新型工业化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走进台江经济开发区,企业生产欣欣向荣,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在各自的生产线忙碌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正是台江县工业强劲发展的生动体现。一年来,台江县以“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为重点,实施环保技改,狠抓工业转型升级,工业总量稳步提升,依托天能等龙头企业推进涉铅企业兼并重组、技改升级的基础上,补齐和延伸上下游及配套产业链条,构建发展一条绿色循环产业链,真正实现铅蓄电池生产与回收循环利用。工业园区功能布局更趋完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革一220千伏变电站项目工程,园区企业用电需求得到可靠保障。瞄准产业链高端和前沿,在逆势冲击下天能集团、水发集团、麒臻等一批“头部”企业纷至沓来,碧桂园、生生渔业等一批“大块头”项目签约落地,“筑巢引凤”取得新进展,招引28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16.49亿元,完成投资14.9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数的100.02%。全面加固产业“四梁八柱”,推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循环经济主导产业向集群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台江县立足县域资源禀赋,按照“2+2+1”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强化科技赋能,创新优种、优法、优机、优企、优品“五优”模式,全面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完成优质稻收割8.9万亩、渔业养殖9.9万亩、茶叶产业累计种植1.33万亩、精品水果累计种植10.3万亩、食用菌累计栽培5100万棒、中药材累计种植4.4万亩、蔬菜累计种植13.16万亩,实现产值21.589亿元。全面带动实现稻、鱼“四个统一”,“稻+”及渔主导产业附加值大幅提升,全产业链巩固发展。大力推进农特产品牌创建,“鲤吻香米”“苗家黄金鲤”“革一枇杷”等一批区域公共品牌享誉全国。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五院经济”,把“小庭院”打造成“大产业”,助推农民拓宽致富门路,促进群众增收,通过庭院经济措施,实现环境美化与农户增收双提升目标。推进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新型城镇化打造舒适生活圈。翁你河畔,微风徐徐,波光粼粼,清澈明亮的河水倒映着两岸的风景,水天交接处蓝天和白云触手可及,休闲步道长廊绵延数公里,人们在这散步休憩,打发惬意时光……这是台江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生动缩影。过去一年,台江县加快打造“一核三镇多点”城镇空间格局,城镇化率达54.86%。完成过渡期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将县城和各乡镇发展用地范围纳入了城镇集中建设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扎实推进“四改”工程,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20套,完成率100%;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248户、背街小巷改造15条,完成率100%;完成城市地下管网改造17公里,超额完成改造任务。争取新型城镇化基金2700万元,实施城镇管道燃气项目,新建台江门站一座,完成台盘至台江次高压管道29公里、中压主管网长33.5公里,年输气规模达6000万立方米。启动国道G211施洞至台江公路改扩建,县、乡道和农村公路得到有效管护,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构建“四好农村路”体系。

旅游产业化实现提标提效。台江县立足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盘活闲置低效项目“四大行动”。加快催生更多经营主体进入旅游市场,充分发挥国有旅游企业的行业带动作用,培育扶持了一批旅游产业发展主体到该县开企落户。充分挖掘扩展民族文化的旅游价值,用好施洞民族文化特色城镇、长滩苗寨、反排苗寨等旅游品牌,举办“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有效将县内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活动结合,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推动民族文化资源产品化、市场化。深入实施旅游业态升级行动,着力发展红色旅游,打造一批以偏寨村红军长征展览馆等为代表的红色研学旅游基地。以施洞创建4A级旅游景区为突破点,对全县旅游项目全面进行摸底核查,从建设情况、运营情况、营收情况逐项对照梳理,精准掌握旅游项目情况,全面带动全县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的提升盘活。火爆出圈的“村BA”受到全世界15亿人的关注点赞,得到中央电视台连续宣传22次,成为台江县一张炙手可热的靓丽名片,抓住用好“村BA”火爆品牌传播效应,做到以赛促旅、以赛促产,推出 “村BA”故乡精品旅游路线,吸引一大批国内外游客的关注,今年“村BA”赛事带动旅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五千万元。全年预计累计接待游客639.98万人次,同比增长6.7%。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一年来,台江县持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兜住民生底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教育事业发展更趋均衡。持续巩固教育“组团式”帮扶成果,推动帮扶范围向学前教育阶段延伸,实现了教育帮扶全覆盖。认真落实“强师工程”“双减”“五项管理”等各项改革工作,全力推动“输血式”帮扶转变为“造血式”帮扶。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3.09%,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20.81%;中考成绩稳步提升,高中录取分数线位列全州第三。台江民中一本上线率首次突破30%、本科上线率首次突破80%,20人录取到“985”重点大学,比2021年翻了一番。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竞争力不断增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攀升,影响力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大幅度提升。2022年招生任务数1500人,完成1668人,超额完成招生任务,在校生人数3688人,2022年,建立“1+2+2”(1年中职在台江+2年中职在佛山+2年高职在佛山)佛黔中高职贯通培养帮扶新机制,实行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以加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畅通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2022年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9.2%。

医疗服务能力持续优化。持续巩固医疗“组团式”帮扶成果,争取到国家卫健委支持380万元、浙大帮扶1000万元建设全国首家县级疑难疾病筛查实验室和现代化一流示范性重症监护室项目,成为黔东南州第一个有ECMO资质(体外膜肺氧合)的医院。2022年以来,台江县医院发展势头良好,医院业务量稳步增长,业务总收入8819万元,同比增长27.2%,其中门诊收入增长29.8%,住院收入增长25.6%;门、急诊病人增长75.9%,住院人数增长1%,手术人次增长4%,转诊率下降至2%,外县来院就诊的门诊病人增长23.9%,外县住院病人增长12%。台江县民族中医院在佛山市中医院的帮扶带领下,一年多的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2年完成县民族中医院整体搬迁新院区,县中医院业务用房面积增加至5424平方米,医院病床增加至120张。全面推广中医药新项目新技术,研制推出院内制剂15项,填补了县中医院无院内制剂空白。2022年以来,台江县民族中医院门诊服务人次同比增长58.13%,住院服务人次同比增长25%,外县服务人次同比增长106.77%。同时,建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期工程,县民族中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加快推进,施洞镇中心卫生院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完成州级验收。完成国家卫健委“千县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申报并成功入选国家卫健委能力提升名单,全县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效缓解了台江县及邻近地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的问题。

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全覆盖。积极开展“一老一小”服务,全力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49%、91%,报销医疗费用1.3855亿元、支付养老金1.642357亿元。完成城乡低保核查清理,发放城乡低保金147639万人次4304万元。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929人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665个,共兑现就业扶贫援助补贴571.88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295.84万元,社会保险补贴199.61万元,自主创业补贴15万元,稳岗就业补贴58.95万元,培训生活补贴44.844万元。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发放各类救助及生活补助金68761万人次960万元。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

围绕“建设一个家园、促进两大融合、打造三个示范”目标,全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努力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创建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党员教育、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目前,成功创建159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获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6名、模范集体3个,初步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建好文化传承基地,统筹推进“六个一批”试点建设,建立81个县、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场所。启动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心)项目,构建台江县委党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大力实施“推普兴乡”行动,启动民族团结食堂建设,推进台江县中华民族主题公园项目建设。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常态化开展巡林、巡河,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全县森林覆盖率70.93%。强力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转移、处置等全过程实行有效监管。深入开展国省道沿线和清水江、巴拉河、翁你河两岸整治。县城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县域2个地表水断面(平敏大桥、施洞)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8.13%,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1.02%。

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

坚持防范在先、预警在先,常态化排查隐患、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这一年来,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疫情防控平稳有序,县内累计接种11.006万人次,投入经费1338 万元,构筑起全民免疫屏障。安全生产整体平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和“省六十条”“州六十八条”细化措施,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攻坚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坚决防止和遏制安全事故发生。聚焦“六个全覆盖”,深入开展干部驻寨、项目驻点、企业驻守,全领域持续排查隐患、排除隐患,无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社会秩序和谐安定。巩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社会治理成果,持续加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县群体性事件“零发生”。社会公共安全形势平稳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均达98%以上,县公安局第三次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局”,被省公安厅命名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老屯乡被命名为“2017年—2020年度平安贵州建设示范乡”。排羊乡九摆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击鼓催征开新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见成效的关键之年。台江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持续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奋力谱写锦绣台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集中力量大抓产业发展。把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等,统筹谋划实施重大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动能。全力抓好项目谋划,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黔党发〔2021〕34号、“桥头堡”等政策机遇,聚焦制约台江发展瓶颈、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和重点领域,突出前瞻性、支撑性、战略性和可行性,积极谋划一批强基础、补短板、利长远、惠民生的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碧桂园鲟鳇鱼项目和预制菜产业园建设聚焦渔业、预制菜加工产业和酸汤产业,在台盘轻工业园区建设打造集初加工、精深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国家级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示范园。

加快推进工业产业转型。重点推进山东水发集团实施鲁控环保铅蓄电池循环利用一体化综合项目、天能集团铅酸蓄电池绿色智能化技改项目、麒臻二期项目、湖南鸿腾铝业转型生产铝铜综合循环利用项目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全力推进220千伏革一变电站、空寨水库供水提升工程、冷链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建成州内首个百亿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全力以赴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推进教育强国项目工程、医疗保障项目工程建设,持续深化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向义务教育延伸、向中医领域拓展、向乡村社区辐射。深入实施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和“综合性医院”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现代化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大促就业资金的投入,大力实施就业帮扶、进一步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抓实就业失业管理,落实就业创业政策,让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提升”的总目标,深入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严防致贫返贫发生。紧扣“2+2+1”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建设“一村一业”产业,大力发展“五院经济”,强化联农带农,有效带动农户拓宽产业发展,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大力推进乡村移风易俗,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促进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用好施洞4A级景区名片,巩固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县、中国十佳最具原生态旅游大县成果,启动长滩、阳芳4A级景区创建,积极融入全省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带。大力发展研学旅游,打造南宫、施洞等研学旅行基地(营地)3个以上,争创全国研学旅行示范点。完善施洞古镇、排生民宿等景区服务功能,做强银饰、刺绣、香菇脆等特色产品,推出一批沉浸式、体验式旅游产品,打造长滩——施洞——镇远等短途旅游精品线路。继续加强闲置旅游项目策划包装,依法依规采取“债转股”“瘦身缩减”等方式,施洞古镇、金红阳山庄、交宫民宿等项目盘活投用。办好“村BA”乡村篮球赛事、中国台江苗族姊妹节、施洞独木龙舟节、元宵节舞龙嘘花等文化体育赛会活动。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严厉打击和惩治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持续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全面推进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深入推进河排污口和城乡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确保国家和省考核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开展县城空气质量风险源管控,持续开展低空面源污染管控,确保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99%以上。加快完善城区及乡镇管网建设,全面实现雨污分流。大力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工程,确保县城、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转运站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确保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40%。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开发区企业入园“三个一律”条件,实行优质资源优先向环保型、科技型企业集中配置,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实施园区绿色化、循环化改造,大力推动天能集团铅酸蓄电池绿色智能化建设。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加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高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收集处理水平,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共建美丽家园成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

推进改革开放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宽领域开放、更大力度创新,破除发展瓶颈、厚植发展优势,释放发展新动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贵人服务”品牌提升工程,持续推进行政审批“三减一降”,深入实施“一窗通办‘2+2’模式”“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等改革,“全程网办”事项达到70%以上。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深化与对口帮扶地区、周边地区多领域合作,建设全省向南开放“桥头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粤黔帮扶合作先行示范县。用好“贵商易”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异地联办,全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探索建立容缺承诺审批制度。落实好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提高惠企政策知晓率。深入推进企业问题、政府服务“两张清单”制度,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入企走访活动,“一企一策”服务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要素保障及堵点痛点问题。

击鼓催征开新局,奋楫扬帆正当时。在宏伟蓝图和新征程的号角中,台江县将以实干担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实际行动,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紧迫感奋力谱写台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台江县委宣传部提供)

--> 2022-12-30 —— 台江县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及2023年展望 1 1 黔东南日报 c206446.html 1 凝心聚力谋发展 踔厉奋发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