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2月30日

砥砺奋进新征程 接续奋斗谱新篇

—— 奋力谱写名城镇远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贵州青酒酒厂生产场景 (江春健 摄)

贵州云睿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场景 (田野 摄)

报京乡蛋鸡养殖场一角 (江春健 摄)

江古镇兴农肉牛有限公司养殖大棚 (江春健 摄)

黔东经济开发区 (邹渝 摄)

江古镇水稻种植坝区 (陆承林 摄)

氵舞 阳镇沿河村板滩组农村新貌 (张德伟 摄)

镇远古城一角 (邹渝 摄)

村民正在林下管护灵芝 (吴贤和 摄)

县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邰木香指导侗族绣娘刺绣 (陆承林 摄)

○ 郑 煊

今年以来,镇远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州委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奋发作为、攻坚克难,推动镇远各项事业迈出积极步伐,实现了镇远县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22年,镇远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抢抓重大战略机遇,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动应对风险挑战,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抓实民生保障,团结一心、负压前行、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今年,镇远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1.3亿元,增长5%;一、二、三产分别增长4.7%、13.9%、1.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规上工业增长6.0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63%。一般公共预算增长5%。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14%。新增“四上企业”12户。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5.08%,增长3.2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0255元、13637元,分别增长9%、10%,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攀升。

全力推进农业提产增效

今年以来,镇远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技支撑和龙头带动”的原则,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创新产销对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进黔货出山,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肉牛产业是镇远重点打造的养殖产业,位于江古镇的镇远县兴农肉牛有限公司,几个养殖大棚坐落在青山环抱之中,四周青草茂盛,圈内牛儿成群。公司负责人向星屿介绍,目前建起存栏1200头的标准化圈舍,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餐饮”的方式,带动周边群众种植青贮玉米增收,并创办“黔山壹牛”民俗风味庄,有效延伸产业链,推动全县肉牛养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

江古镇以兴农肉牛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发展裕仁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牛公司、合作社27家,采取“小规模、大群体”肉牛养殖模式,辐射带动全镇300余户发展肉牛养殖业,存栏量3000余头,年存栏量7000余头,年出栏量1万余头,年收入2120余万元。同时拓展肉牛养殖产业链,带动青贮玉米种植4500亩,种植黑麦草、高丹草、甜高粱等牧草1750亩。目前,建有现代化肉牛屠宰加工厂1个,初步实现“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基本形成种植与养殖相互融合促进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贵州闲草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和科研为一体的企业,依托镇远县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灵芝种植,采用“公司+科研+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利益联结当地农户近500户,农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该公司位于㵲阳镇魏家屯村,今年6月份取得了药食同源《食品生产许可证》,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线,并且新建了产品加工车间,主要产品有灵芝片、天麻片。“我在这里上班7年了,在家门口上班很是方便。干活不累,工资待遇好。”村民伍兰花高兴地说。

公司副总经理申健介绍,今年公司灵芝种植总面积有3800亩,预计总产值达6000万元。下一步,公司将依托“桥头堡”政策,重点发展以灵芝为主的林下产业,进一步加大研发资金投入,细化市场,把镇远优质的林下生态产品推向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目前全县肉牛存栏达4.3万头,新牧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全面投产,烤烟产业规模保持全州第一。发展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37.24万亩,稻鱼综合种养5.5万亩。农业品牌建设成效初显。镇远黔康源天麻示范基地获批为“第五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家企业获批为省级“药食同源”试点企业。新增国储林1.5万亩、油茶1万亩。如今,镇远形成了主导明显、多种并进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谱写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全力推进工业做大做强

青溪铁厂,中国第一家民族重工业企业;镇远,近代中国重工业启蒙地之一。在全省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号角声中,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缓缓走来。

走进位于黔东经济开发区的贵州云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200余条生产线火力全开。自2019年3月投产以来,该公司一直处于不断增产、扩能的状态,如今更是热火朝天。从成立之初的15名员工、17条生产线,产值6000万元,再到2021年400余名员工、200余条生产线、年产值2.2亿元,该公司逐步成长为镇远县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生力军。

“这既得益于电解电容器广泛的应用领域,也离不开镇远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该公司总经理陈正华说。陈正华是镇远县都坪镇人,多年来一直在外地从事电子行业管理工作,2018年回到家乡创办贵州云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区在场地免租、组织招聘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还成立服务专班,经常上门走访,及时解决企业困难。今年,还给我们公司协调了两个生产车间,这对企业扩大产能起到了关键作用。”陈正华毫不吝啬对园区的点赞。

在黔东经济开发区,像云睿这样不断增产扩能、富有活力的现代化企业远不止一家。贵州青酒酒厂有限公司自2021年11月13日完成资产重组以来,该公司蹄疾步稳,先后推出新品,并投资10亿元分三期对原有的浓香型酿造车间进行浓改酱改造,组建起覆盖全国的营销组织体系,推动青酒驶入发展快车道。

如今,随着一批优质企业的迅速成长,黔东经济开发区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酿酒产业主导作用逐渐显现,青酒振兴发展全面提速,年产值同比增长300%。电子信息产业稳中有升,冠坤电子等3家企业建成投产,产业链条加快延伸。风口产业实现“零”的突破,年综合利用10万吨废旧动力锂电池资源循环环保再生项目落地开工,光伏发电、蒸汽余热综合利用项目投入使用。

下一步,镇远县将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以黔东经济开发区为主战场,按照“一区五园”(综合服务区,白酒产业园、电子产业园、电冶产业园、东西部协作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规划建设,推进各项惠企纾困政策落到实处,强化“贵人服务”品牌,全力开展产业大招商,依托云睿、青酒等龙头企业打造知名白酒重要生产基地和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电子产业园,把酿酒培育成50亿级产业、电子元器件制造培育成30亿级产业,进一步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全面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和转型升级,力争“十四五”成长为100亿级园区。

全力推进旅游提质发展

“一路跟团游过来,我所看到的镇远,山水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悠久,建筑古色古香,感觉不虚此行。”在镇远青龙洞景点,天津游客王隽先生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赞不绝口,“古城街道干净整洁,民风淳朴可亲,吃住行都很惬意。”

镇远古城崖壁峭立、氵舞 水逶迤,青砖黛瓦、水榭亭台,美不胜收。在古巷漫步,可追思先贤的睿智;临水闲坐,可观江景游帆;游报京侗寨,可欣赏北侗歌曲,感受独特的人文风情……作为黔东南州首个、贵州省第七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镇远县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游客的青睐。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镇远共接待旅游20.1万人次,旅游收入1.71亿元。

近年来,镇远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旅游产业化的决策部署,坚持“文化旅游强县”主战略,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我县将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省、州旅游产业化推进大会精神,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在‘一环四台地’‘氵舞 阳十八湾’‘军旅文化园’‘明清一条街’等规划布局上做到有规可控、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推进古城保护、开发利用、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有机融合。”镇远县有关负责人说。

在保护方面,镇远坚持“规划先行、保护第一,尊重历史、延续文脉”的原则,科学编制《镇远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镇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镇远古城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镇远古城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等系列规划。

“周达文俄文名邱贡诺夫,斯大林专门就中国革命和国际形势问题到中山大学发表了长达3个小时的演讲,周达文出色地承担了现场同声翻译的职责……”在镇远县文物馆,一名正在绘声绘色解说的导游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该导游不仅能说出历史人物的简介,还能说出历史人物的典故,落落大方,吐词清晰,非常专业。

镇远县优化交通路线,公交车、出租车、摆渡车,公交车运营至晚22时,出租车运营至凌晨1-2时,这样细致周到的服务理念并不多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服务设施的完善,镇远古城旅游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如今,镇远古城已经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荣获包括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内的12张国家级文化旅游名片,享有“中国最美十大古城”等美誉。

美誉在手,古城镇远并不懈怠。在业态提升方面,依托镇远古城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镇远古城文化步行街国家级休闲文化街区品牌效应,唱响“心居何处·自在镇远”品牌效应。镇远依托古城5A级景区,进一步丰富、开发“夜游”景区项目,依托现有演艺剧场,创新推出沉浸式演出项目。镇远还进一步加强古城国家5A级景区巩固提升工作,稳步推进“流光溢彩 镇远之夜”品牌。组织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夜间文旅消费市场的整治和排查, 防止欺客宰客情况发生;大力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

镇远还将打造温泉景点,构建起“全年不分淡旺季、全天不分黑白天、全域不分景区点”的旅游格局,实现时时处处皆可游。

2022年,“多彩贵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赛龙舟文化节获评为2022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报京村入选第四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县旅游市场主体达2105家,全年接待游客67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70亿元,游客人均花费全州第一。

高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2年以来,镇远县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紧盯责任不放松,围绕政策衔接不断档,先后出台了《镇远县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镇远县促进农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等系列指导性文件,为推动“五大振兴”战略指明了路径,压实了责任,细化了任务,并相继争取到了中央、省级财政衔接资金和东西部协作资金1亿多元,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壮大农村产业,为打造粤黔协作·共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奠定了好良好的基础,着力解决了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稳岗就业出现的困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产业振兴方面,镇远县围绕“一主两辅”“两茶一药”产业总体规划,积极开拓农文旅融合新空间,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目前,全县肉牛“一县一业”以及辣椒、天麻、灵芝、茶叶、花椒、精品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均得到了更好培育与壮大。同时,在佛山市三水区的帮助下,镇远东西部协作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人才振兴方面,镇远县以村级换届为契机,实现全县村干部学历、能力、报酬、年龄“三升一降”目标。同时以技能培训为抓手,有效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目前共培养致富能人近1400名,登记在册乡土人才多达1300人。此外,镇远还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让更多能人之士汇集镇远,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在文化振兴方面,镇远县深入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同时,创建完成县级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校园共122个,实现县级以上文明乡镇、文明村创建率达100%。

在生态振兴方面,镇远县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积极推行镇远农村环境“三清、两整、一美化”行动,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成果,并建立起长效监管的工作机制,农村生活品质,农村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得到了较快提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组织振兴方面,镇远县围绕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全方位发挥各级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引领作用。目前,全县共完成了110个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成了12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村“两委”班子谋发展、聚民心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福祉

“非常感谢镇远水务公司,帮我们解决了多年来的用水难题!”在文德社区金家湾坡脚组群众代表将印有“供水连接千万家,爱心化作及时雨”的锦旗送至镇远水务公司,以示感谢。

据了解,金家湾坡脚组位于镇远城边高区,原采用自备水源供水,用水经常断断续续,供水安全得不到保障。特别是今年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天气,自备水源枯竭,饮用水极为困难,已严重影响到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镇远水务公司在接到群众用水诉求后,第一时间安排专人进行查勘,快速制定详细的供水解决方案,并指挥工程建设人员加班加点,仅用一个星期就完成了1100余米管道安装及搭接,为50余户群众接通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多年来的用水难题。

把群众的“心上事”当作“上心事”来办,镇远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在发展中厚植民生福祉、增添发展成色。

整齐排列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宽阔平坦的塑胶操场……今年秋季学期,镇远中学新校区迎来第二批学生。“我深切感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学校整体教学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并实行全封闭式教学管理,让学生把更多的碎片化时间留给学习,家长也放心。”

2021年秋季学期,镇远中学搬迁到芽溪新校区。搬迁后,学校教学设施、学生宿舍等硬件提质升级,有效解决了镇远古城区教育资源不足问题,进一步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这让镇远中学教师陈霞深切感受到镇远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30户以上自然寨,森林覆盖率达62.79%,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天数比例保持在98%以上;招商引进项目174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改扩建教育项目95个,镇远中学顺利迁入新校区,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

挂起民生“作战图”,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镇远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推动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不断为镇远人民幸福“加码”。据了解,今年镇远县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504人,城镇新增就业3320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7.82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27.7%,达到129元/月。农村低保提标16.1%,达到5280元/年,城市低保提标5.6%,达到660元/月。特困供养、高龄补贴、优抚优待、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政策精准落实。老年养护楼提质改造全面完工。城市书房建成投用,文化下乡、非遗文创大赛等活动精彩纷呈。文物保护有序推进。30套村组建设路径器材安装到位。镇远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勇毅前行描绘宏伟蓝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镇远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州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牢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三大战略”行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用好“三个政策”,打好“三场战役”,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名城镇远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2023年镇远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达到78亿元;一、二、三产分别增长7.1%、16.8%、4.3%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1.9%左右;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7.79%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160人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8%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2.82%,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省州下达计划范围内。

围绕上述目标,镇远县将狠抓新型工业化,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狠抓新型城镇化,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狠抓农业现代化,筑牢高质量发展“稳定器”;狠抓旅游产业化,擦亮高质量发展“金名片”;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蕴;狠抓改革开放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狠抓重大风险防范,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防线;狠抓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共享高质量发展建设成果。

“山水福地·千年镇远”正承接着昨日的辉煌,以无比的豪迈与自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的赶考路上,镇远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用好用足“桥头堡”政策,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名城镇远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 2022-12-30 —— 奋力谱写名城镇远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1 1 黔东南日报 c206450.html 1 砥砺奋进新征程 接续奋斗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