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12月30日

凯里市关工委多举措抓实未成年人工作

本报讯 (通讯员 龙宜欢) 2022年,凯里市关工委切实采取“五个加”措施,紧紧围绕更好地为青少年服务、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作用,积极协调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力开展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活动,不断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有序推动我市关工委未成年人工作创新发展。

加强组织建设健全。目前全市共成立有关工委组织367个,实现了市、镇(街道)、村(社区)及学校(幼儿园)三级关工委组织全覆盖。市关工委对各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幼儿园)关工委日常工作实行常态化监督、巡查、考评机制,成立督查考评小组,适时开展督促检查。各级关工委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有力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效开展。

加倍实施“五老”关爱。以“六一”儿童节等节日节点为契机,各级关工委及“五老”同志深入各村(社区)、移民小区、学校(幼儿园),以发放慰问金、赠送学习用品等方式走访慰问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联合妇联、公、检、法、司等部门,组织“五老”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目前,共开展法制宣讲活动5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2万余册,覆盖青少年8000余人。同时,近三年积极争取到农村学前教育“双助”行动项目资金51万余元。争取到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捐赠助学金19.8万元,帮助了16所中小学330名贫困学生,以及价值8万余元的图书、爱心书架等物资。凯棠镇2022年8月正式注册登记了贵州兴凯教育基金会,筹集教育基金用于资助改善办学条件和奖励优秀学子。

加深思想理念培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积极配合教育、文体广电、共青团等部门,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凝聚和提升广大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成立市关工委法制宣讲团,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进校园、进社区等,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深入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各类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家国情怀。开展家教家风教育,各级关工委组织老同志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开展“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主题教育,通过“五老”现身说法,向广大青少年儿童讲述身边人身边事,教导青少年从小树立良好理想信念,传承中华美德。截至目前,2022年各级关工委及“五老”同志共开展各类教育活动90余场次,覆盖未成年人24000余人,全面加强了我市青少年学生儿童思想道德教育。

加大力度营造环境。强化工作宣传力度,积极借助媒体广泛宣传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工作,提高全民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在各镇(街道)、移民安置小区等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尽责优教”大讲堂培训等活动,助推未成年人良好成长环境的形成。“五老”同志积极参与校园周边及公共场所安全监督、环境整治和化矛盾促和谐工作,持续开展“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工作。有效地监督和保护了未成年的人身安全,优化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

加快品牌项目建设。打造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例如云谷田园、三棵树格冲、舟溪曼洞、下司淑里等一批实践基地,分期分批组织中小学生走进科技劳动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开展“劳动技能”实践周活动。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关工委与凯里市委市政府支持,有序推进“少年硅谷”创客教室项目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到农村学前教育“双助”行动项目资金,用于帮助幼儿教师提升能力水平培训和资助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创办《凯里五老说关爱》栏目,邀请“五老”名师专家每月做客栏目,以说红色故事、说未成年人保护法、说思政教育、说德育教育等,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 2022-12-30 1 1 黔东南日报 c206464.html 1 凯里市关工委多举措抓实未成年人工作 /enpproperty-->